
Baricitinib巴瑞克替尼为Janus 激酶(JAK) 1 和JAK2 抑制剂,由礼来和因赛特制药公司研制,于2017 年2 月13 日获欧盟批准可单独或联合甲氨蝶呤用于经DMARDs 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的RA 患者的治疗。巴瑞克替尼对JAK1 和JAK2 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试验表明,对于RA 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容易耐受,巴瑞克替尼的上市为RA 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巴瑞克替尼除可治疗RA 外,有试验表明还可用于治疗银屑病等疾病,然而,由于巴瑞克替尼刚刚上市,有关其疗效和安全性的资料尚不充分,因此,有待于开展更广泛的研究对其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口服给药后巴瑞克替尼吸收迅速,药物的暴露呈剂量依赖性增加,tmax为1 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9%,与食物同时服用时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静脉给药时巴瑞克替尼的分布容积为76 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巴瑞克替尼主要通过CYP3A4 代谢,代谢率小于10%,在血浆中检测不到代谢产物。巴瑞克替尼主要通过尿液(75%) 消除,粪便消除约占20%。在RA患者中表观清除率为9.42 L·h-1,t1/2为12.5 h。与正常肾功能患者相比,在轻、中度肾功损伤时巴瑞克替尼的AUC 分别高1.41 和2.22 倍,cmax分别高1.16 倍和1.46 倍。在轻、中度肝功能损伤时,巴瑞克替尼的暴露无明显影响,但未在严重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中进行研究。
RA 患者应用巴瑞克替尼治疗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33.6%)、上呼吸道感染(14.7%) 及恶心(2.8%)。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巴瑞克替尼组为1.1%,安慰剂组为1.2%),主要表现为带状疱疹及蜂窝组织炎。对参与Ⅲ期试验、Ⅱ期试验或Ⅰb 期试验的3 463 例接受过Baricitinib巴瑞克替尼治疗的RA 患者综合分析表明,有255 例(6.1%) 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143 例患者(3.4%) 出现带状疱疹,137 (3.2%)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9 例患者(0.7%) 出现恶性肿瘤,16 例患者(0.5%) 出现心血管事件,13 例患者(0.3%) 死亡。在这些不良反应中,仅带状疱疹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
参考资料: 欧洲药监局更新于2025年1月16日,说明书网址: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product-information/olumiant-epar-product-information_en.pdf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