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帕利(rucaparib)是一种口服小分子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2016年,美国FDA批准上市。
服用卢卡帕利(rucaparib)时,如出现以下任何副作用,请立即咨询医生:
(1)黑色柏油样大便,牙龈出血,面部、手臂、手部、小腿或脚部肿胀,尿中带血,身体疼痛,寒战,咳嗽,呼吸困难,耳朵堵塞感,发烧,头痛,失声,下背部或侧部疼痛,肌肉酸痛,鼻塞,排尿疼痛或困难;
(2)皮肤苍白,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红点,体重快速增加,打喷嚏,喉咙痛,鼻塞或流鼻涕,手脚刺痛,呼吸困难,口腔内出现溃疡、疮或白点;异常出血或瘀伤,异常疲劳或虚弱,体重异常增加或减少。
皮肤发红、肿胀或疼痛,手脚皮肤脱屑,手掌和脚底触痛,手脚刺痛,皮肤溃疡。
服用卢卡帕利(rucaparib)时,如果以下任何副作用持续存在,请咨询医护人员:
(1)嗳气,味觉改变,便秘,食欲下降,腹泻,气馁,头晕,悲伤或空虚感,烧心,皮肤对阳光的敏感性增加,消化不良,易怒,瘙痒、皮疹;
(2)食欲不振,乏力,兴趣或愉悦感丧失,味觉丧失,恶心,皮肤发红或其他变色,严重晒伤,胃部不适、难受或疼痛,腹胀,口腔肿胀或发炎,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呕吐。
QT间期延长、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静脉血栓栓塞。
极常见(10%及以上):皮疹(包括水疱、血疱、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生殖器皮疹、掌跖红斑感觉障碍综合征、光敏感性反应、银屑病、皮疹、斑丘疹、瘙痒性皮疹、皮肤脱屑、皮肤损伤、荨麻疹;高达45%)、光敏感性反应(高达12%)。
常见(1%-10%):斑丘疹、掌跖红斑感觉障碍综合征、红斑、瘙痒。
极常见(10%及以上):恶心(高达79%)、腹痛(包括腹痛、腹胀、下腹痛、上腹痛;高达48%)、便秘(高达39%)、呕吐(高达37%)、腹泻(高达34%)、口腔炎(高达28%)、消化不良(高达12%)。
常见(1%-10%):肠梗阻(包括肠梗阻、大肠梗阻、小肠梗阻)。
尿路感染
极常见(10%及以上):白细胞减少(高达69%)、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高达62%)、血红蛋白减少(高达61%)、血小板减少(高达47%)、贫血(高达45%)、淋巴细胞减少(高达42%)、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血小板计数减少;高达3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高达22%)、白细胞减少症(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10%)。
常见(1%-10%):淋巴细胞减少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报告频率未知:出血、骨髓抑制。
极常见(10%及以上):ALT升高(高达69%)、AST升高(高达59%)、ALT/AST升高(高达39%)。
常见(1%-10%):转氨酶升高。
报告频率未知:胆红素升高。
常见(1%-10%):超敏反应(包括超敏反应、药物超敏反应、面部肿胀/水肿、眼睛肿胀/水肿/眶周肿胀、潮红、哮喘、窒息感、喘息)。
极常见(10%及以上):食欲下降(高达28%)。
常见(1%-10%):低磷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脱水。
极常见(10%及以上):味觉障碍(高达33%)、头痛(高达22%)、头晕(高达15%)。
常见(1%-10%):记忆障碍。
报告频率未知:平衡障碍。
常见(1%-1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极常见(10%及以上):失眠(高达19%)、抑郁(高达11%)。
极常见(10%及以上):血肌酐升高(高达96%)。
常见(1%-10%):急性肾损伤。
报告频率未知:肾衰竭。
极常见(10%及以上):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高达29%)、呼吸困难(高达17%)。
报告频率未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
极常见(10%及以上):疲劳(包括疲劳、乏力、嗜睡;高达74%)、磷酸盐减少(高达68%)、碱性磷酸酶升高(高达44%)、甘油三酯升高(高达42%)、胆固醇升高(高达39%)、钠减少(高达38%)、发热(高达15%)、外周水肿(高达12%)。
报告频率未知:体重下降、败血症。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sfx/rucaparib-side-effects.html
[ 免责声明 ]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