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替诺福韦的原研药厂是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替诺福韦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在2016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
替诺福韦在中国国内的获批时间是2011年,最初适应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而用于慢乙肝治疗则是在2014年获批的。替诺福韦在HIV-1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替诺福韦(TDF)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tRTI),通过选择性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逆转录酶活性,阻断病毒DNA链的延伸,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通用名: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
商品名:韦瑞德、Viread
HIV-1逆转录酶、HBV DNA聚合酶。
HIV-1感染: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用,治疗成人和儿童(≥2岁)的HIV-1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35 kg)的慢性HBV感染。
规格:300mg*30片/盒;
性状:白色至类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呈白色或类白色。
活性成分: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辅料: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等。
成人及≥12岁青少年(体重≥35 kg)每日1次,每次300 mg,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成人及≥12岁青少年(体重≥35 kg)每日1次,每次300 mg,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需根据肌酐清除率(CrCl)调整剂量:
CrCl 30–49 mL/min:每48小时1次;
CrCl 10–29 mL/min:每72–96小时1次;
CrCl <10 mL/min或透析患者:不推荐使用。
常见不良反应(≥10%)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呕吐、腹痛。
代谢异常:低磷血症、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
肾脏损害:血清肌酐升高、范可尼综合征(近端肾小管病变)。
骨骼系统: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
肾功能监测:治疗前及治疗中需定期监测CrCl、血磷、尿糖及尿蛋白。
乳酸酸中毒:如出现不明原因乏力、肌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HBV/HIV合并感染:停用TDF可能导致HBV急性加重,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骨骼健康:长期用药者建议评估骨密度。
妊娠期:妊娠分级B类,需权衡利弊;HIV感染者应继续用药以预防母婴传播。
哺乳期:替诺福韦可分泌至乳汁,HIV感染者应避免哺乳。
儿童:≥2岁HIV感染者可用,≥12岁HBV感染者可用(体重≥35 kg)。
老年人:更易出现肾功能损害,需谨慎调整剂量。
对替诺福韦或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肾毒性药物(如阿德福韦、氨基糖苷类):增加肾损害风险。
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能升高替诺福韦血药浓度。
尚不明确。如发生过量,需监测毒性反应并采取支持治疗(如血液透析可能有效)。
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约25%,高脂餐可增加吸收。
分布:蛋白结合率<0.7%,广泛分布于组织中。
代谢:在细胞内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二磷酸盐。
排泄:主要经肾脏以原型排出,半衰期约17小时。
30°C以下干燥处保存,避免儿童接触。
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8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761104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