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诺华的阿培利司(Alpelisib)这一口服的小分子PI3Kα的抑制剂的形式,对携带PIK3CA基因的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选择HR阳性、HER2阴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阿培利司(Alpelisib)治疗时,需基于肿瘤组织或血浆样本中检测到一个或多个PIK3CA突变。若血浆样本未检出突变,应检测肿瘤组织。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阿培利司(Alpelisib)每日一次口服300mg(两片150mg薄膜衣片),需与食物同服。
2.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3.每日应固定大致相同时间服药。
4.服用方法:
整片吞服(不得咀嚼、碾碎或掰开药片),若药片破损、开裂或形状不完整,禁止服用。
5.漏服处理:
如果漏服阿培利司(Alpelisib),可在通常服药时间后 9 小时内随餐服用。超过 9 小时后,则无需服用当天的剂量。第二天,请按常规时间服用。
如果患者服药后呕吐,建议患者当天不要服用额外剂量,并在第二天按常规时间恢复服药。
联合用药:与阿培利司(Alpelisib)联用时,氟维司群推荐剂量为第1/15/29天各500mg肌肉注射,之后每月一次。
胰腺炎相关仅允许进行一次剂量减量。
需减至每日200mg以下,应永久停用阿培利司(Alpelisib)。
起始剂量可为300mg,每日1次。初试减至每日250mg的剂量,200mg为最低剂量,每天只服一次,注意不要超量。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确诊后需永久停用阿培利司(Alpelisib),且既往发生过SCAR的患者不得重新使用。
所有级别皮疹均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
通过SOLAR-1的试验表明,皮疹的出现前用抗组胺药都可较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的率和严重的程度。
对开始使用阿培利司的患者应至少每周监测一次空腹血糖(FPG),其后至少每四周监测一次,并根据临床的指征对其进行调整。
依托于每隔3个月的HbA1c的监测和根据临床的具体指征对其的调整等,进一步保证了糖尿病的长期的稳定控制。对存在高血糖的风险因素的患者都应更加密切地监测其空腹的血糖水平,并根据临床的指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
(1)、空腹血糖(FPG):
治疗开始后,前2周至少每周监测1次,之后至少每4周1次,或根据临床需要调整。
对高血糖的患者尤其需要Regular的血糖监测(比如说每周都要多次的去做检查)才能更好的把握其病情的变化。
(2)、HbA1c:
每3个月监测1次,或根据临床需要调整。
根据临床的指南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可将二甲双胍、SGLT2的抑制剂或胰岛素的增敏剂(如噻唑烷二酮类、DPP-4的抑制剂等)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所用药物的剂量做出相应的调整。
药物治疗初期的剂量为每日一次500mg。
根据耐受性可增至500mg每日2次(早餐和晚餐各500mg),必要时进一步增至1,000mg每日2次。
考虑到其对低血糖的潜在风险,我们更倾向将其作为短期的应急之策,一般不超过1-2天,直至高血糖的明显缓解为止。
由于阿培利司的半衰期相对较短,一般停药后血糖也能自行恢复,甚至可能无需再加用胰岛素的干预。
依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第5.0版进行分级。
无需调整阿培利司(Alpelisib)剂量。
启动适当的医疗治疗,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监测。
暂停阿培利司(Alpelisib)给药直至改善至1级或以下,随后恢复至原剂量水平。
复发≥2级:暂停给药直至改善至1级或以下,随后恢复至下一较低剂量水平。
启动或加强适当的医疗治疗,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监测。
暂停阿培利司(Alpelisib)给药直至改善至1级或以下,随后恢复至下一较低剂量水平。
启动或加强适当的医疗治疗,并根据临床指征进行监测。
永久停用阿培利司(Alpelisib)。
排除高血糖、皮疹、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及腹泻/结肠炎的其他毒性
依据CTCAE第5.0版进行分级。
暂停阿培利司(Alpelisib)给药直至改善至<2级,随后恢复至下一较低剂量水平。
仅允许一次剂量减量。若毒性复发,需永久停用阿培利司(Alpelisib)。
暂停阿培利司(Alpelisib)给药直至改善至1级或以下。
若在≤14天内缓解,恢复至原剂量;若在>14天内改善,恢复至下一较低剂量水平。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dosage/piqray.html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