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亚型1,2,3抑制剂,与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这些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阿昔替尼对于血管生长因子受体可发挥抑制效应。
2012年1月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阿昔替尼上市,多项指南建议将其用于一线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的二线治疗[1。与索拉菲尼相比,阿昔替尼二线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虽然疗效及安全性良好,但阿昔替尼用于晚期RCC的一线治疗仍有待商榷,目前仅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将阿昔替尼用于转移性ccRCC的一线治疗。阿昔替尼的起始治疗剂量为5mg,口服,2次/d。研究认为不同的患者需制订不同的治疗剂量,需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剂量滴定,才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客观缓解率。
另外,阿昔替尼的不良反应谱与其他常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似,但其毒副作用的程度相比轻微、可控。为获得最佳的疗效以及最小的毒副作用,仍需对于如何个体化地选择合适患者,以及最佳剂量的制定进行深入研究。
阿昔替尼医保后的价格?阿昔替尼于2015年4月正式获批在中国上市出售,也已经进入了国家医保当中给大家提供政府优惠减轻经济负担。但就算是经过了医保,阿昔替尼的药价依旧居高不下,使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但据医伴旅了解到的,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为孟加拉碧康的阿昔替尼,5mg*60片规格售价仅为1550$,相比其他版本,这一版本性价更高,更适合患者长期使用。由于汇率长期都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价格随汇率有所波动,并非一成不变。更多有关于阿昔替尼的资讯,详情请联系医伴旅为您解答。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由医伴旅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中国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相关热文推荐:长期服用阿昔替尼的副作用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7月16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