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氟鸟氨酸(Iwilfin)用药期间需注意骨髓抑制、肝毒性、听力损伤等,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密切关注耐受情况和不良反应。
确认依氟鸟氨酸适应症:确保患者为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且对前期强化治疗(包括抗GD2免疫治疗)至少达到部分缓解。
(1)、妊娠检测:所有有生育潜能的女性患者在用药前必须确认未怀孕。
(2)、避孕告知:向有生育潜能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及伴侣明确告知,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周内必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3)、哺乳期女性:告知其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禁止哺乳。
(4)、肝肾功能:明确患者肝功能状态,并根据肾功能(特别是eGFR<30mL/min的重度肾损伤患者)预先调整用药剂量。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血液学监测:在给药前及治疗期间定期(如每月)复查全血细胞计数,重点关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
(2)、肝功能监测:治疗前6个月,每月检测ALT、AST和胆红素;6个月后改为每3个月一次或根据临床需要。若出现升高,需增加检测频率。
(3)、听力监测:每6个月进行一次听力图检查,或根据临床指征(如主诉听力下降、耳鸣)随时检查。
(1)、骨髓抑制:异常疲劳、感染、发热、易出血或出现瘀伤,根据严重程度(如中性粒细胞<500/mm³,血小板<25,000/mm³),需暂停服药,待恢复后按指南原量或减量恢复。
(2)、肝毒性:乏力、食欲不振、恶心、黄疸(皮肤或眼白变黄)、尿色加深,若ALT/AST升高至≥10倍正常值上限(ULN),需暂停用药,恢复后酌情减量。
(3)、听力损失:对声音反应迟钝、需要提高音量、耳鸣、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一旦发现新的或加重的听力损失,需在3周内复查听力图。根据情况可能需暂停服药最多30天,并在恢复后降低剂量继续治疗。
(1)、远期效应随访:即使停药,仍需关注听力、肝功能和血常规的远期变化,部分不良反应可能在停药后仍需时间恢复。
(2)、肿瘤学随访: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定期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这是评估Iwilfin降低复发风险效果的关键。
(1)、避孕持续:在末次服药后,有效的避孕措施仍需持续至少1周。
(2)、哺乳解禁:在末次服药1周后,方可考虑恢复哺乳。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3年12月13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5500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