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氟鸟氨酸(Iwilfin)可引起听力损失、中耳炎、发热、肺炎、腹泻等副作用,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1%,是需重点关注的副作用。
(2)、中耳炎:发生率为10%,在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
(3)、发热:发生率为7%。
(4)、肺炎:发生率为5%。
(5)、腹泻:发生率为5%。
发生率≥2%的3级或4级严重实验室异常包括:
(1)、肝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1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6%)。
(2)、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2%)、血红蛋白减少(3.3%)。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监测:在依氟鸟氨酸治疗开始前及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
(2)、剂量调整:根据严重程度,采取暂停用药、降低剂量或永久停药的措施。例如,当中性粒细胞<500/mm³或血小板<25,000/mm³时,需暂停用药,待恢复后以降剂量方式重启治疗。
(1)、监测:治疗前、治疗初6个月每月、之后每3个月或根据临床需要监测肝功能。
(2)、剂量调整:若ALT或AST升高至≥10倍正常值上限(ULN),需暂停用药,恢复后酌情以降剂量方式继续治疗。
(1)、监测:治疗前必须进行基线听力检查,之后每6个月或根据临床需要复查。
(2)、剂量调整:一旦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听力下降,需继续用药并在3周后复查。若持续存在,则需暂停用药最多30天,复查后以降剂量方式恢复治疗。
依氟鸟氨酸无绝对禁忌症。
(1)、肝肾功能监测:虽然轻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中度肾损伤(eGFR<60mL/min)患者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重度肾损伤(eGFR<30mL/min)患者必须减量50%服用,因为其药物暴露量会显著增加,从而加大毒性风险。
(2)、胚胎-胎儿毒性:基于其作用机制和动物数据,依氟鸟氨酸对孕妇可造成胎儿伤害。育龄期女性及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周内,必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3年12月13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5500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