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治疗作用外,佩米替尼(pemigatinib)活性成分pemigatinib可能引发以下需要医疗干预的不良反应。并非所有反应都会发生,但若出现应立即就医:
泌尿系统:膀胱疼痛、血尿/浑浊尿、排尿困难/灼痛感、尿频。
心血管: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头晕/晕厥。
眼部:干眼症、眼红或眼痛、对光的闪光感、视野的局部或全面的遮挡,尤其需警惕出现的视网膜脱离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皮肤:指甲变化/松动、甲周红肿、皮肤苍白/皱纹。
神经系统:意识模糊、肢体麻木/刺痛、震颤、癫痫发作。
其他:骨痛、肌肉痉挛、异常疲乏、体重下降。
呼吸急促(可能提示肺栓塞)、异常出血/淤青(血小板减少征兆)、下肢水肿(心功能不全风险)、严重腹痛(肠道穿孔可能)。
但若出现如闪光、视野的异常等视觉症状均应24小时内到眼科就医,持续的血尿或排尿的疼痛均需排除膀胱炎的可能,对于肌肉的痉挛伴随的肌无力的患者更应对其所涉及的电解质的监测。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基于治疗的不断推进,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都能随之逐渐减轻不需要立即的医疗干预。医疗团队可提供预防或缓解建议,若症状持续或影响生活请及时咨询:
胃酸反流/烧心感、腹胀(面部/四肢水肿)、便秘或腹泻、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症。
皮肤干燥脱屑(尤其手足)、暂时性脱发、关节痛伴活动受限。
味觉改变/味觉丧失、体重快速波动、皮肤红斑或溃疡。
每周的体重监测要注意水肿的出现,同时也要以温和的护肤品来缓解因脱水的皮肤干燥的问题,另外也尽量少量多餐的吃饭,既能减轻胃肠道的不适同时也能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磷酸盐血症(74%)、脱发(59%)、腹泻(50%)、指甲毒性(62%)、疲劳(44%)、味觉障碍(40%)、恶心(40%)、便秘(35%)、口腔炎(53%)、干眼症(50%)、口干(34%)、食欲减退(33%)、呕吐(27%)、关节痛(25%)、腹痛(35%)、低磷酸盐血症(23%)、背痛(24%)、皮肤干燥(24%)、皮疹(35%)、贫血(35%)、鼻出血(29%)、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26%)、肢体疼痛(26%)、消化不良(24%)、视力模糊(21%)、外周水肿(21%)、掌跖红斑综合征(18%)及头晕(21%)。
磷酸盐升高、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碱性磷酸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ALT升高、AST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肌酐升高、磷酸盐降低、低钠血症、高血糖、血小板减少、低钙血症、高钙血症、低钾血症及胆红素升高。
非常常见(≥10%):指甲毒性(62%)、脱发(59%)、皮疹(35%)、皮肤干燥(24%)、掌跖红斑综合征(18%)。
常见(1-10%):异常毛发生长。
少见(0.1-1%):皮肤钙化。
非常常见(≥10%):口腔炎(53%)、腹泻(50%)、恶心(40%)、腹痛(35%)、便秘(35%)、口干(34%)、呕吐(27%)、消化不良(24%)。
非常常见(≥10%):淋巴细胞减少(65%)、白细胞变化(65%)、血红蛋白降低(53%)、中性粒细胞减少(45%)、贫血(35%)、血小板减少(29%)。
非常常见(≥10%):ALT升高(50%)、AST升高(47%)、胆红素升高(26%)。
非常常见(≥10%):高磷酸盐血症(74%)、高血糖(36%)、食欲减退(33%)、高尿酸血症(30%)、低磷酸盐血症(23%)。
皮肤钙化(包括非尿毒症性钙质沉着症)可能与高磷酸盐血症相关。
长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脱离病例都应定期到正规的眼科门诊就医。
严重不良反应需按前文所述剂量调整方案处理。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sfx/pemazyre-side-effects.html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