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普利酮选择性作用于醛甾酮受体,对盐皮质激素受体具高度选择性,而对雄激素和孕酮受体作用较小,对盐皮质激素的亲和力是螺内酯的 15~20倍,而对雄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螺内酯小 500 倍,所以较少发生性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
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他组织,尤其是心脏、脑和血管也可以独立合成醛固酮,不仅如此还可直接影响血压,损害到心、脑、肾以及其他器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是加重心肌损伤、心肌重塑、促进心力衰竭(心衰)进展的重要因素,该系统的激活程度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死亡。阻断RAAS的过度激活,是改善心室重塑、心衰预后,降低心衰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依普利酮是第一个获批上市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剂。
在一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中,分别采用依普利酮每日(50~200)mg269例 和氨氯地平每日(2.5~10)mg治疗。结果显示,两种药物降低收缩压作用相同,而氨氯地平降低舒张压更显著。在靶器官保护方面,治疗24周后,两种药物都可以改善颈-股和颈-桡动脉脉搏速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氨氯地平组有19.9%发生外周水肿,而依普利酮组仅为2.7%;氨氯地平组有0.4%发生高钾血症,依普利酮组为0.9%。
国内常用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它的性激素相关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依普利酮作为新一代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5年6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437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