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托布鲁替尼是新一代BTK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其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正确用药方法,对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吡托布鲁替尼通过特异性抑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干扰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吡托布鲁替尼选择性结合BTK活性位点,不可逆地抑制其活性,这种抑制作用阻断了B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所需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恶性B细胞的生长。
与其他BTK抑制剂相比,吡托布鲁替尼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对EGFR、ITK等激酶的抑制作用较弱。这一特性可能减少某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等B细胞恶性肿瘤。对某些特定基因突变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后,其临床治疗效果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临床研究证实吡托布鲁替尼在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显著疗效。
在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疾病控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
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总缓解率较高,对17p缺失等高危患者同样有效,为这类预后不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多数响应患者疗效持久,部分患者可持续用药数年。相比传统化疗,不良反应谱更易管理,患者生活质量更好。
吡托布鲁替尼的使用需要遵循特定的给药方案和注意事项。
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160mg,可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应整粒吞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出现≥3级非血液学毒性或特定血液学毒性时,可能需要暂停用药或减量至80mg/日。调整方案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前3个月每月检查一次,之后每3个月一次,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吡托布鲁替尼为处方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患者应定期复诊,及时向医生反馈用药反应。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6月4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6059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