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米普利单抗(Cemiplimab)是一款针对PD-1的人源IgG4单克隆抗体,由美国公司Regeneron和Sanofi联合开发。
西米普利单抗适用于治疗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转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mCSCC)或局部晚期CSCC(laCSCC)患者。
西米普利单抗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hedgehog通路抑制剂治疗或hedgehog通路抑制剂不合适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基底细胞癌(laBCC或mBCC)患者。
西米普利单抗西米普利单抗联合铂类化疗适用于无EGFR、ALK或ROS1畸变的成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具体为:局部晚期且不适合手术切除或确定性化放疗的患者,或转移性患者。
西米普利单抗单药适用于治疗肿瘤具有高PD-L1表达[肿瘤比例评分(TPS)≥50%](经FDA批准的检测确定[参见用法用量(2.1)])、无EGFR、ALK或ROS1畸变的成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具体为:局部晚期且不适合手术切除或确定性化放疗的患者,或转移性患者。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基底细胞癌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
西米普利单抗的推荐剂量为350毫克,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最长持续24个月。
(2)、非小细胞肺癌
西米普利单抗的推荐剂量为350毫克,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不推荐对西米普利单抗进行剂量减低。通常,对于严重(3级)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应暂停使用西米普利单抗。
对于危及生命(4级)的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需要全身性免疫抑制治疗且复发的严重(3级)免疫介导反应、或在开始使用类固醇后12周内无法将皮质类固醇剂量降至泼尼松等效剂量每天10毫克或更低的患者,应永久停用西米普利单抗。
请勿摇晃,从药瓶中抽取7毫升溶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USP)或5%葡萄糖注射液(USP)稀释,使最终浓度介于1毫克/毫升至20毫克/毫升之间。
通过轻轻翻转混合稀释后的溶液,丢弃任何未使用的药品或废料。
给药前让稀释后的溶液恢复至室温,请勿冷冻。
通过含有无菌、内置或附加的0.2微米至5微米过滤器的静脉管路进行静脉输注,输注时间超过30分钟。
在室温下(最高25°C或77°F)保存,从配制完成到输注结束的总时间不超过8小时;或在冷藏条件下(2°C至8°C或36°F至46°F)保存,从配制完成到输注结束的总时间不超过10天。
无。
西米普利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属于可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PD-配体1(PD-L1)结合的药物类别,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从而解除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可能破坏外周免疫耐受并诱导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
(1)、免疫介导性肺炎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免疫介导性肺炎。免疫介导性肺炎的定义包括需要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且无明确的替代病因。在使用其他PD-1/PD-L1阻断抗体治疗的患者中,既往接受过胸部放疗的患者肺炎发生率更高。
(2)、免疫介导性结肠炎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免疫介导性结肠炎。免疫介导性结肠炎的定义包括需要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且无明确的替代病因。免疫介导性结肠炎的主要表现是腹泻。在使用PD-1/PD-L1阻断抗体治疗的患者中,已有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再激活的报告,见于皮质类固醇难治性免疫介导性结肠炎患者。对于皮质类固醇难治性结肠炎病例,考虑重复感染性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
(3)、免疫介导性肝炎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免疫介导性肝炎。免疫介导性肝炎的定义包括需要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且无明确的替代病因。
(4)、肾上腺功能不全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对于2级或更高级别的肾上腺功能不全,开始对症治疗,包括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根据严重程度暂停使用西米普利单抗。
(5)、垂体炎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免疫介导性垂体炎,垂体炎可表现为与占位效应相关的急性症状,如头痛、畏光或视野缺损。垂体炎可导致垂体功能减退。
根据临床指征开始激素替代治疗,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西米普利单抗。
(6)、甲状腺疾病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免疫介导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炎可伴有或不伴有内分泌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根据临床指征开始激素替代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医学管理。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西米普利单抗。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免疫介导性肾炎。免疫介导性肾炎的定义包括需要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且无明确的替代病因。
西米普利单抗可引起免疫介导性皮疹或皮炎。免疫介导性皮肤不良反应的定义包括需要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且无明确的替代病因。
使用PD-1/PD-L1阻断抗体时,曾发生剥脱性皮炎,包括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和DRESS(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局部润肤剂和/或局部皮质类固醇可能足以治疗轻度至中度非剥脱性皮疹。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西米普利单抗。
在接受西米普利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严重或危及生命的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为0.2%。监测患者输注相关反应的体征和症状。输注相关反应的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发热和呕吐。
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中断输注或减慢输注速度,或永久停用西米普利单抗。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之前或之后接受PD-1/PD-L1阻断抗体治疗的患者可能发生致命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急性GVHD、慢性GVHD、降低强度预处理后的肝静脉闭塞病(VOD)以及需要类固醇治疗的发热综合征(未发现感染性病因)。这些并发症可能在PD-1/PD-L1阻断与异基因HSCT之间存在干预治疗的情况下仍然发生。
密切随访患者是否出现移植相关并发症的迹象,并及时干预。考虑在异基因HSCT之前或之后使用PD-1/PD-L1阻断抗体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根据其作用机制,孕妇使用西米普利单抗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使用西米普利单抗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至少4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1、心脏/血管:心肌炎、心包炎、血管炎。
2、神经系统:脑膜炎、脑炎、脊髓炎和脱髓鞘病变、肌无力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包括加重)、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麻痹、自身免疫性神经病。
3、眼部:葡萄膜炎、虹膜炎和其他眼部炎症毒性。某些病例可能与视网膜脱离有关。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包括失明。
4、胃肠道:胰腺炎,包括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胃炎、十二指肠炎、口腔炎。
5、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肌炎/多肌炎/皮肌炎、横纹肌溶解及相关后遗症(包括肾功能衰竭)、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
6、内分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根据其作用机制,孕妇使用西米普利单抗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尚无关于孕妇使用西米普利单抗的可用数据。动物研究表明,抑制PD-1/PD-L1通路可能导致对发育中胎儿的免疫介导排斥风险增加,从而导致胎儿死亡(参见数据)。
已知人IgG4免疫球蛋白(IgG4)可通过胎盘,因此,西米普利单抗有可能从母亲传播给发育中的胎儿。告知女性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尚无关于西米普利单抗是否存在于人乳汁中、及其对母乳喂养儿童或乳汁产量影响的信息。由于对母乳喂养儿童存在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女性在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至少4个月内不要母乳喂养。
在开始西米普利单抗治疗前,验证有生育潜力女性的妊娠状态。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使用西米普利单抗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至少4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尚未在儿科患者中确立西米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老年患者与较年轻患者之间未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总体差异。
西米普利单抗(Cemiplimab)是一种重组人免疫球蛋白G4(IgG4)单克隆抗体,可与PD-1结合并阻断其与PD-L1和PD-L2的相互作用,从而解除PD-1通路介导的免疫反应抑制,包括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同基因小鼠肿瘤模型中,阻断PD-1活性导致肿瘤生长减少。
西米普利单抗(Cemiplimab)在稳态下的分布容积为5.9升(29%)。
首次给药后西米普利单抗(Cemiplimab)的清除率(CV%)为0.25升/天(41%),并随时间降低11%,导致稳态清除率(CLss)(CV%)为0.22升/天(44%)。稳态下的消除半衰期(CV%)为22天(42%)。
西米普利单抗(Cemiplimab)特定人群药代动力学
以下因素对西米普利单抗的暴露没有临床重要影响:
年龄(27至96岁)、性别、体重(31至172公斤)、癌症类型、白蛋白水平(20至93克/升)、肾功能(通过Cockcroft-Gault法测定的肌酐清除率≥21毫升/分钟)和肝功能(总胆红素>1.0倍至≤3.0倍正常值上限)。
尚未在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总胆红素>3.0倍正常值上限)中研究西米普利单抗。
西米普利单抗在原包装中于2°C至8°C(36°F至46°F)的冰箱中储存,避光,请勿冷冻或摇晃。
1、肺炎:建议患者如果出现肺炎体征或症状,包括新发或加重的咳嗽、胸痛或呼吸短促,立即联系其医护人员。
2、结肠炎:建议患者如果出现结肠炎体征或症状,包括腹泻、大便带血或粘液、或严重腹痛,立即联系其医护人员。
3、肝炎:建议患者如果出现肝炎体征或症状,立即联系其医护人员。
4、内分泌病:建议患者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不全、垂体炎或1型糖尿病mellitus的体征或症状,立即联系其医护人员。
5、肾炎:建议患者如果出现肾炎体征或症状,立即联系其医护人员。
6、皮肤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如果出现新发皮疹,立即联系其医护人员。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pro/libtayo-injection.html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