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TrelegyEllipta)用药期间应注意口腔念珠菌感染、肺炎风险、免疫抑制与感染、全身性皮质激素转换、高皮质激素血症与肾上腺抑制等事项。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维持治疗。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适用于18岁及以上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迅速恶化,或可能危及生命的发作期间开始使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尚未在急性恶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受试者中进行研究。
开始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时,应指导定期(例如,每天四次)口服或吸入短效β2-激动剂的患者停止定期使用这些药物,并仅将其用于缓解急性呼吸道症状。在处方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时,医疗保健提供者还应处方一种吸入性短效β2-激动剂,并指导患者如何使用。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含有ICS氟替卡松糠酸酯,使用含氟替卡松糠酸酯的口服吸入药物产品治疗的受试者中发生过口咽部白色念珠菌局部感染。
当发生此类感染时,应在继续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的同时,使用适当的局部或全身性(即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中断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建议患者在吸入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后用水漱口(不要吞咽),以帮助降低口咽部念珠菌病的风险。
吸入皮质类固醇后,已有包括肺炎在内的下呼吸道感染报道。
医生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发生肺炎保持警惕,因为肺炎和急性加重的临床特征经常重叠。
使用抑制免疫系统药物的人比健康个体更容易受到感染。水痘和麻疹在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易感儿童或成人中可能具有更严重甚至致命的病程。对于未患过这些疾病或未进行适当免疫接种的此类儿童或成人,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皮质类固醇的剂量、途径和给药持续时间如何影响发生播散性感染的风险尚不清楚。
对于活动性或静止性呼吸道结核感染、全身性真菌、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或眼单纯疱疹的患者,应谨慎使用ICS(如果确实需要使用)。
对于从全身活性皮质类固醇转换为ICS的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在从全身性皮质类固醇转换为全身可利用性较低的ICS期间和之后,已有患者因肾上腺功能不全而死亡的病例。停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恢复需要数月时间。
从全身性皮质类固醇疗法转换到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的患者,可能会显现先前被全身性皮质类固醇疗法抑制的过敏病症,例如鼻炎、结膜炎、湿疹、关节炎、嗜酸粒细胞性疾病。
由于敏感患者可能存在ICS的显著全身吸收,应仔细观察使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的患者是否有任何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效应的证据。应特别注意观察术后或处于应激期间的患者是否有肾上腺反应不足的证据。
可能对这类效应敏感的一小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效应,如皮质醇增多症和肾上腺抑制(包括肾上腺危象)。如果发生此类效应,应按照公认的减少全身性皮质类固醇的程序缓慢减少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的剂量,并考虑其他治疗来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症状。
与其他吸入疗法一样,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可能产生矛盾性支气管痉挛,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在使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后发生矛盾性支气管痉挛,应立即使用吸入性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应立即停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并应开始替代治疗。
使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后可能发生超敏反应,如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皮疹和荨麻疹。如果发生此类反应,应停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已有严重牛奶蛋白过敏患者吸入其他含乳糖的粉末药物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报告;因此,严重牛奶蛋白过敏患者不应使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
与其他β2-激动剂一样,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在一些患者中可能产生临床显著的心血管效应,表现为脉搏率、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以及心脏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期外收缩。如果发生此类效应,可能需要停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
氟替卡松糠酸酯和维兰特罗是CYP3A4的底物,强CYP3A4抑制剂给药会增加氟替卡松糠酸酯和维兰特罗的全身暴露。考虑将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与酮康唑和其他已知的强CYP3A4抑制剂合用时需谨慎。
维兰特罗与其他β2-激动剂一样,对正在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或已知可延长QTc间期的药物治疗的患者,或在停用此类药物后2周内,应极其谨慎地给药。已知可延长QTc间期的药物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非保钾利尿剂(如袢利尿剂或噻嗪类利尿剂)给药可能引起的电解质变化和/或低钾血症,可能被β-激动剂急性加重,尤其是当超过β-激动剂的推荐剂量时。尽管这些效应的临床意义未知,但建议在β-激动剂与非保钾利尿剂合用时谨慎。
与同时使用的抗胆碱能药物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避免将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与其他含抗胆碱能成分的药物合用,可能导致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增加。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3年6月2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9482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