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替拉韦(Cabotegravir)是一种长效抗病毒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预防和治疗特定病毒感染,为高风险人群提供更持久的防护选择。
(1)、治疗:卡替拉韦30mg+利匹韦林25mg,每日一次。
(2)、PrEP:卡替拉韦30mg,每日一次。
(3)、转换:最后一次口服给药应在开始注射的当天进行,或在其后3天内完成。
当患者计划错过或已错过一次计划内的长效注射超过7天时,可采用口服方案进行临时替代。
(1)、剂量与疗程
治疗:口服卡替拉韦30mg+利匹韦林25mg,每日一次,最长可持续2个月。
PrEP:口服卡替拉韦30mg,每日一次,最长可持续2个月。
(2)、启动时机
首剂口服应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约1个月(用于治疗)或2个月(用于PrEP)时开始。
重要限制:如果口服替代治疗需要超过2个月,必须转为其他完整的口服治疗方案,不可再继续单独使用卡替拉韦。
卡替拉韦用于HIV-1感染治疗时,必须与利匹韦林(Rilpivirine)片每日一次、随餐同服。食物能显著提高利匹韦林的吸收。当仅用于HIV-1暴露前预防(PrEP)时,可空腹或餐后服用。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如果错过第二次注射:
时间≤2个月:尽快补打一针600mg,然后恢复每两个月一次的注射计划。
时间>2个月:需要重新进行初始注射,即先打一针,1个月后再打第二针,之后恢复每两个月一次的注射计划。
(1)、如果错过第三次或后续注射:
时间≤3个月:尽快补打一针,然后恢复每两个月一次的注射计划。
时间>3个月:需要重新进行初始注射(打两针,间隔1个月),之后恢复计划。
(1)、绝对禁忌:禁止与强效UGT1A1诱导剂(如利福平、利福喷丁、卡马西平等)同时使用。
(2)、与利福布汀联用(仅限PrEP):是一个特例,需要将卡替拉韦的注射频率从每两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
人类妊娠期用药数据不足,动物实验显示,高剂量下可能延迟分娩并增加死胎风险。
用药需基于个体化的获益-风险评估。存在抗逆转录病毒妊娠登记系统(APR),鼓励上报用药情况。
药物可能分泌至乳汁,不建议母乳喂养。
该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确立,数据与成人相当。
临床研究数据不足,应谨慎用药,因该群体肝、肾功能可能下降,且合并用药较多。
(1)、轻至中度(Child-PughA/B级):无需调整剂量。
(2)、重度(Child-PughC级):缺乏研究数据,应避免使用。
(1)、轻至重度(CrCl≥15mL/min):无需调整剂量。
(2)、终末期肾病(CrCl<15mL/min)或透析:数据缺失。但由于卡替拉韦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99.8%),透析难以将其清除,因此透析后无需补充剂量。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5年4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2887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