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一种口服的激酶抑制剂,于2014年首次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尼达尼布作为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可同步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活性。
尼达尼布通过竞争性结合这些受体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纤维化进程。
尼达尼布适用于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成人患者。
尼达尼布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对未曾接触过尼达尼布的患者都应先行全面的评估,尤其应对其肝功能的检测,排除其对肝脏的中度或重度损伤。
尼达尼布的推荐剂量为每次150毫克,每日两次。
服药的时间大约是12小时。
随餐服用以增加药物吸收。
如果漏服一次剂量,无需补服,应按原计划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
每日总剂量,不应超过300毫克。
(1)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
(2)处理措施:建议患者出现腹泻应立即开始补充水分并合理的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等以加速肠道的恢复。
但若症状的出现或加重,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用药或将原有的用药量降低。
(1)症状:肝酶升高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不良反应。
(2)处理措施: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若ALT或AST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但低于5倍,应考虑暂停用药或将剂量降至100毫克,每日两次。若肝酶持续升高,或伴有严重肝损伤症状,应立即停药。
其他较少见,但需警惕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动脉血栓事件、出血倾向和胃肠道穿孔。
孕妇尼达尼布具有胚胎胎儿毒性,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
育龄期女性患者,应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至少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妊。
哺乳期妇女,应权衡用药必要性,选择停药或停止哺乳。
轻度肝损伤患者,使用尼达尼布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中度至重度肝损伤患者,禁用尼达尼布。
1、尼达尼布与P-gp和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红霉素)合用会增加尼达尼布的血药浓度,需密切监测患者耐受性。
2、尼达尼布与诱导剂(如利福平、卡马西平、圣约翰草)合用则会降低药效,应避免同时使用。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10月11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5832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