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非达霉素(fidaxomicin,商品名Dificid)最早由美国Optimer研发,2015年,Merck收购了OptimerPharmaceuticals,接手了非达霉素的全球生产和销售。非达霉素于2011年5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该药的特点是几乎不被肠道吸收,主要在肠腔内发挥作用,降低了对正常菌群的破坏。
非达霉素在欧美和部分国家陆续上市,并被逐渐纳入艰难梭菌感染的标准治疗指南。国外新闻曾报道,非达霉素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其复发率显著低于万古霉素,为顽固和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非达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RNA聚合酶发挥杀菌作用。其特点是胃肠道吸收极低,主要在肠道局部起效,适用于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该药由默克公司(Merck&Co.,Inc.)研发,于2011年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
通用名称:非达霉素、Fidaxomicin
商品名称:Dificid
作用靶点:细菌RNA聚合酶;
抗菌谱:主要针对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difficile),具有局部杀菌作用。
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及6个月及以上儿童患者的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
适应人群:成人及6个月至18岁以下儿童,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由艰难梭菌引起的感染。
规格:片剂,200mg*20片/盒;
性状:200mg,白色至类白色薄膜衣异形片,一面刻有“FDX”,另一面刻有“200”。
活性成分:Fidaxomicin;
片剂辅料:丁羟甲苯、羟丙纤维素、大豆卵磷脂、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二氧化钛。
非达霉素可口服给药,餐前或餐后均可。
推荐剂量为每次200mg(1片),每日两次,连续服用10天。
片剂:体重≥12.5kg且能吞咽片剂的患儿,每次200mg(1片),每日两次,连续10天。
具体您可以阅读非达霉素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非达霉素的用法用量。
成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2%):恶心、呕吐、腹痛、胃肠道出血、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儿童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发热、腹痛、呕吐、腹泻、便秘、转氨酶升高、皮疹。
上市后报告:过敏反应(呼吸困难、血管性水肿、皮疹、瘙痒)。
具体您可以阅读非达霉素完整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非达霉素的副作用。
偶见急性过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皮疹、瘙痒)。若发生严重过敏,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
因全身吸收极低,非达霉素不适用于其他感染类型。
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艰难梭菌感染,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发展。
【孕妇】现有数据不足以评估药物相关风险。动物实验未见胚胎毒性,但人类数据有限。需权衡利弊后使用。
【哺乳期女性】尚不清楚非达霉素或其代谢物是否进入人乳。建议综合考虑哺乳益处与母亲治疗需求。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6个月至18岁以下患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确立。6个月以下患儿数据不足。
【老年人使用】老年患者血浆药物浓度较高,但无需调整剂量。安全性与年轻患者无显著差异。
【肾功能损害】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肝功能损害】说明书中尚未明确。因药物不经肝脏显著代谢,预计肝功能不影响其清除。
对非达霉素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环孢素为P-糖蛋白(P-gp)抑制剂,合用会显著升高非达霉素及其代谢物血浆浓度,但仍在ng/mL范围内。临床研究中未发现合用导致安全性或疗效问题,无需调整剂量。
非达霉素不影响地高辛(P-gp底物)、咪达唑仑(CYP3A4底物)、华法林(CYP2C9底物)、奥美拉唑(CYP2C19底物)的药代动力学。与P-gp或CYP底物合用无需调整剂量。
尚无人类过量报道。犬类实验中,每日9600mg(按体重换算为人体剂量的100倍)连续3个月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吸收:口服后全身吸收极低,血浆浓度在ng/mL范围。
分布:主要分布于胃肠道,粪便中浓度显著高于血浆。
代谢:主要通过水解形成活性代谢物OP-1118,不依赖CYP酶。
排泄:主要经粪便排出(>92%),尿液中原形药物极少。
特殊人群:老年患者血浆浓度较高,但无需调整剂量;儿科患者药代特征与成人相似。
片剂:原瓶保存于20°C–25°C,允许短时存放于15°C–30°C。
德国默克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更新于2020年5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138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