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达霉素(Dificid)于2011年5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非达霉素的特点是几乎不被肠道吸收,主要在肠腔内发挥作用,降低了对正常菌群的破坏。
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是非达霉素最常见的一类副作用。
如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虽不常见但仍需警惕。
包括皮疹、瘙痒、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时需立即就医。
不少患者都存在转氨酶的轻微升高,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如发热、乏力、头痛等。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蒸蛋、烂面条等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的摄入。
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贫血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迹象。如出现贫血,可适当增加红肉、绿叶蔬菜、豆类等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生冷食物,确保食物彻底煮熟,必要时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当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时,就必须立即停用非达霉素,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或肾上腺素等紧急处理。
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同时限制酒精摄入,避免使用其他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
儿童更易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皮疹等症状。
根据实际的体重精准地将药物的剂量调配好,对体重达到了12.5kg以上且能正常吞咽的患儿,可将非达霉素分次两次给予,每次200mg(即1片)的药物。
老年患者因生理机能下降,更易出现非达霉素副作用,需特别注意: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病和合并用药,应全面评估非达霉素的药物相互作用。
经常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查,同时也应注意观察其是否会出现乏力、头晕、食欲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0年5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138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