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苯达莫司汀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后来又被批准用于治疗在利妥昔单抗或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6个月内,病情仍然进展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除此之外,苯达莫司汀还可以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苯达莫司汀是氮芥的双功能衍生物,包括氮芥基团(烷化剂的功能基团)、苯并咪唑环(起嘌呤类似物的抗代谢作用)和正丁酸侧链(增加水溶性)。苯达莫司汀通过烷基化DNA,使其单链或双链发生纵横交联,干扰DNA合成和修复,从而发挥抗肿瘤细胞毒性作用。
苯达莫司汀针对不同的适应症使用剂量和治疗周期也不完全一样,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在第1天、第2天静脉输注120-150 mg/㎡(根据身高和体重),泼尼松(Prednisone)在第1-4天静脉输注60 mg/㎡(根据身高和体重)3周后重复循环至少6次。
苯达莫司汀最常见非血液学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疲劳、腹泻和发热;最常见的血液学副作用是可逆性骨髓抑制。因为苯达莫司汀注射给药,所以在使用后很可能会出现过敏或输液反应,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烧、发冷、瘙痒和皮疹。为了避免副作用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伤害,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谨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需要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相关热文推荐:苯达莫司汀多久起效果/newsDetail/84651.html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2年10月25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249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