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洛昔康(Meloxicam)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生产,于2000年6月在美国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骨关节炎(OA),并于2005年4月获得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
美洛昔康适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的体征和症状。
美洛昔康适用于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征和症状。
美洛昔康适用于缓解2岁及以上患者的少关节型或多关节型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征和症状。
在决定使用美洛昔康之前,仔细考虑其潜在益处和风险以及其他治疗选择,使用能达到个体患者治疗目标的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持续时间。
在观察对美洛昔康初始治疗的反应后,调整剂量以适应个体患者的需求。
成人中,无论何种剂型,美洛昔康的最大推荐每日口服剂量为15mg。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推荐的最大日剂量为7.5mg。
为缓解骨关节炎的体征和症状,推荐的美洛昔康口服起始和维持剂量为每日一次7.5mg。部分患者通过将剂量增加至每日一次15mg可能会获得额外益处。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为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征和症状,推荐的美洛昔康口服起始和维持剂量为每日一次7.5mg。部分患者通过将剂量增加至每日一次15mg可能会获得额外益处。
对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在体重≥60kg的儿童中,推荐的美洛昔康口服剂量为每日一次7.5mg。在临床试验中,未证明剂量超过7.5mg能带来额外益处。美洛昔康不应用于体重<60kg的儿童。
不建议在患有严重肾损伤的受试者中使用美洛昔康,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美洛昔康的最大剂量为每天7.5mg。
美洛昔康尚未显示与其他已批准的口服美洛昔康制剂具有等同的系统暴露量。因此,即使总毫克强度相同,美洛昔康也不能与其他口服美洛昔康产品制剂互换。不要用其他口服美洛昔康产品制剂替代相似剂量强度的美洛昔康。
急性非甾体抗炎药过量后的症状通常仅限于嗜睡、困倦、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这些症状通常可以通过支持性护理逆转。已发生胃肠道出血。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抑制和昏迷也有发生,但罕见。
对非甾体抗炎药过量的患者进行对症和支持性治疗。没有特定的解毒剂。对于在摄入后4小时内就诊的有症状患者或大量过量(推荐剂量的5到10倍)的患者,考虑催吐和/或活性炭(成人60至100克,儿科患者每公斤体重1至2克)和/或渗透性泻药。
美洛昔康禁用于以下患者:
1、已知对美洛昔康或该药品的任何成分过敏(例如,过敏反应和严重皮肤反应)。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哮喘、荨麻疹或其他过敏型反应病史。在此类患者中已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发生严重、有时是致命的过敏反应的报告。
3、处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围手术期。
长达三年的数项COX-2选择性和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试验显示,严重心血管(CV)血栓事件(包括可能致命的心肌梗死(MI)和卒中)的风险增加。根据现有数据,尚不清楚所有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血栓事件风险是否相似。
医生和患者应警惕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即使以往没有心血管症状,也应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症状以及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
没有一致的证据表明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轻与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相关的严重心血管血栓事件的风险。阿司匹林与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同时使用会增加严重胃肠道(GI)事件的风险。
两项大型对照临床试验显示,在CABG术后最初10-14天内使用一种COX-2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疼痛,发现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增加。非甾体抗炎药在CABG手术围手术期禁用。
避免在近期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除非预期获益超过复发性心血管血栓事件的风险。如果在近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应监测患者是否有心脏缺血的迹象。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美洛昔康,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GI)不良事件,包括食管、胃、小肠或大肠的炎症、出血、溃疡和穿孔,这些事件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严重不良事件可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期间的任何时间发生,伴或不伴警告症状。
最小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患者胃肠道风险的策略: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持续时间尽可能短;避免同时使用一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避免在风险较高的患者中使用,除非预期获益超过出血风险增加。对于此类患者以及活动性胃肠道出血的患者,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外的替代疗法。
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期间,对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的体征和症状保持警惕。
如果怀疑发生严重的胃肠道不良事件,立即开始评估和治疗,并在排除严重的胃肠道不良事件之前停用美洛昔康。
在同时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脏预防的情况下,应更密切地监测患者是否有胃肠道出血的证据。
告知患者肝毒性的警告体征和症状(例如,恶心、疲劳、嗜睡、腹泻、瘙痒、黄疸、右上腹压痛和"流感样"症状)。
如果出现与肝病一致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或出现全身性表现(例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等),立即停用美洛昔康,并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美洛昔康,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恶化,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促成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增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或袢利尿剂的患者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可能对这些疗法的反应受损。
在开始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时及整个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BP)。
避免在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除非预期获益超过心力衰竭恶化的风险。如果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应监测患者心力衰竭恶化的迹象。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美洛昔康,可能导致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其他肾损伤。
避免在晚期肾病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除非预期获益超过肾功能恶化风险。如果在晚期肾病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应监测患者肾功能恶化的迹象。
已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血清钾浓度升高(包括高钾血症)的报告,甚至在一些没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也有发生。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这些效应归因于低肾素-低醛固酮状态。
在对美洛昔康已知过敏和未知过敏的患者中,以及在阿司匹林敏感性哮喘患者中,均有与美洛昔康相关的过敏反应报告。如果发生过敏反应,请寻求紧急帮助。
一部分哮喘患者可能患有阿司匹林敏感性哮喘,可能包括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严重的、可能致命的支气管痉挛;和/或对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不耐受。
由于在此类阿司匹林敏感性患者中已有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发生交叉反应的报告,美洛昔康禁用于患有这种形式阿司匹林敏感性的患者。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美洛昔康,可引起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如剥脱性皮炎、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
这些严重事件可能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发生。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并在首次出现皮疹或任何其他过敏迹象时停用美洛昔康。对于以往对非甾体抗炎药有严重皮肤反应的患者,禁用美洛昔康。
在使用美洛昔康等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已有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DRESS)的报告。其中一些事件是致命的或危及生命的。DRESS通常(尽管不是exclusively)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病和/或面部肿胀。其他临床表现可能包括肝炎、肾炎、血液学异常、心肌炎或肌炎。
如果出现此类体征或症状,立即停用美洛昔康并对患者进行评估。
避免在妊娠约30周及以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美洛昔康,在约此孕龄时会增加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的风险。
美洛昔康在减轻炎症和可能发热方面的药理活性,可能降低诊断体征在检测感染方面的效用。
由于严重的胃肠道出血、肝毒性和肾损伤可能在没有任何警告症状或体征的情况下发生,考虑对长期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和化学指标检查。
发生率≥2%的不良事件包括: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关节痛、腹泻、头痛、流感样症状、腰痛、外周水肿、头晕、皮疹、失眠、尿路感染、乏力、鼻窦炎、便秘、咽炎、腹痛、发热、咳嗽增加、粘膜皮肤障碍、消化不良、胀气、口腔溃疡、呕吐。
美洛昔康可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和胎儿肾功能障碍,引起羊水过少,并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由于这些风险,在妊娠约20至30周期间限制美洛昔康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并避免在妊娠约30周及以后使用美洛昔康。
没有关于美洛昔康是否存在于人乳中、对母乳喂养婴儿的影响或对乳汁分泌影响的人类数据。应考虑母乳喂养的发育和健康益处,同时考虑母亲对美洛昔康的临床需求,以及美洛昔康或潜在母亲状况对母乳喂养婴儿的任何潜在不良影响。
根据作用机制,使用前列腺素介导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美洛昔康,可能会延迟或阻止卵巢卵泡破裂,这与一些女性的可逆性不孕有关。已发表的动物研究表明,给予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有可能破坏排卵所需的前列腺素介导的卵泡破裂。
对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女性进行的小型研究也显示排卵可逆性延迟。对于受孕困难或正在接受不孕症调查的女性,考虑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美洛昔康。
美洛昔康在2至17岁儿科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三项临床试验中得到评估。
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发生非甾体抗炎药相关的严重心血管、胃肠道和/或肾脏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大。如果对老年患者的预期益处超过这些潜在风险,应从剂量范围的低端开始给药,并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对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进行充分研究。由于美洛昔康主要在肝脏代谢;在这些患者中使用美洛昔康应谨慎。
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未研究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不建议在患有严重肾损伤的受试者中使用美洛昔康。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美洛昔康不应超过每天7.5mg。美洛昔康不可透析。
监测同时服用美洛昔康和干扰止血药物的患者的出血情况。通常不建议同时使用美洛昔康和镇痛剂量的阿司匹林。
2、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或β-受体阻滞剂
与美洛昔康同时使用可能会减弱这些药物的降压效果,监测血压。
在老年、血容量不足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与美洛昔康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在此类高风险患者中,监测肾功能恶化的迹象。
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呋塞米和噻嗪类利尿剂的促尿钠排泄作用。监测患者以确保利尿剂疗效,包括降压效果。
美洛昔康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特性,美洛昔康的作用机制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尚未完全明了,但涉及对环氧化酶(COX-1和COX-2)的抑制。
在体外,美洛昔康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强效抑制剂。治疗期间达到的美洛昔康浓度在体内产生了效应。在动物模型中,前列腺素使传入神经敏感并增强缓激肽诱导疼痛的作用。前列腺素是炎症的介质。由于美洛昔康是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剂,其作用方式可能是由于外周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减少。
单次口服30mg美洛昔康胶囊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9%。在空腹条件下服用7.5mg美洛昔康片后,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在4至5小时内达到,表明药物吸收延长。多次给药后,在第5天达到稳态浓度。大约在给药后12至14小时出现第二个美洛昔康浓度峰,提示存在胆汁循环。
在高脂肪早餐(75克脂肪)后服用美洛昔康胶囊导致平均血药峰浓度(即Cmax)增加约22%,而吸收程度(AUC)未改变。达峰时间(Tmax)在5至6小时之间达到。相
美洛昔康的平均分布容积(Vss)约为10升。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美洛昔康与人体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的结合率约为99.4%。
单次口服剂量后,美洛昔康在滑液中的浓度范围是血浆中浓度的40%至50%。由于滑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低于血浆,滑液中的游离分数比血浆中高2.5倍。这种渗透的意义尚不清楚。
美洛昔康在肝脏中被广泛代谢,美洛昔康的代谢物包括5'-羧基美洛昔康(占剂量的60%),它来自P-450介导的代谢,由中间代谢物5'-羟甲基美洛昔康氧化形成,该中间代谢物也有较少部分排泄(占剂量的9%)。
美洛昔康主要以代谢物的形式排泄,在尿液和粪便中的排泄程度相同。仅有微量原形药物在尿液(0.2%)和粪便(1.6%)中排泄。
平均消除半衰期(t1/2)范围为15小时至20小时。消除半衰期在不同剂量水平间是恒定的,表明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为线性代谢。血浆清除率范围为7至9mL/min。
储存在20°至25°C(68°至77°F)下储存[见USP可控室温],将美洛昔康置于干燥处,将此药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pro/meloxicam.html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