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是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之一,是第一代EGFR抑制剂;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靶向药。厄洛替尼用于EGFR突变的肺癌,有效率高,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可达10-12个月;副作用相对轻微,最主要的就是皮疹和腹泻。除了肺癌,厄洛替尼还被批准用于晚期胰腺癌的二线治疗,效果尚可。厄洛替尼是全球首肯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口服药物,其能避免处理静脉化疗相关的、严重的毒性反应的巨额开销,减少对患者的生活压力,也正因如此,厄洛替尼是更为经济的治疗方法。
一项名为FASTACT的临床研究,研究纳入4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患者按1:1的比例,每4周接受6个周期的吉西他滨(1250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注射)及铂制剂(卡铂5×曲线下面积或顺铂75mg/m2,第1天,静脉注射)治疗,随机联合厄洛替尼(150mg/天,第15~28天,口服;化疗联合厄洛替尼)或安慰剂口服治疗。结果显示,厄洛替尼组患者的PFS显著长于安慰剂组患者,厄洛替尼组的中位PFS为7.6个月,安慰剂组为6.0个月;厄洛替尼组的中位OS也比安慰剂组要长,分别为18.3个月与15.2个月,研究显示,化疗与厄洛替尼联合治疗可显著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厄洛替尼单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剂量为150mg/日,至少在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持续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无证据表明进展后继续治疗能使患者受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16年11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91002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