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美替胺(Ramelteon)用药期间可能会引起副作用,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嗜睡(3%)、疲劳(3%)、头晕(4%)、恶心(3%)、失眠加重(3%)等,这些反应多数为轻至中度,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减轻。
包括血管性水肿(舌、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过敏样反应,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且不得再次使用。
如“睡眠驾驶”(服药后在未完全清醒状态下驾车)、准备并进食食物、打电话、性行为等,事后无法回忆。发生此类行为应立即停药。
包括幻觉、躁动、焦虑、抑郁加重、自杀意念等,尤其在高危人群中需密切监测。
长期使用雷美替胺可导致睾酮水平下降、泌乳素水平升高,临床表现包括女性月经紊乱、非哺乳期泌乳、性欲减退、生育问题等。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若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应考虑停药。
(1)、头晕、嗜睡:避免驾驶、操作机械等活动,直至症状消退。
(2)、恶心:可分次饮用清水,避免油腻食物,必要时咨询医生使用止吐药。
患者及家属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复杂睡眠行为或精神症状,一旦发生立即就医。
立即停药并寻求急诊医疗帮助。
中重度肝损伤患者应避免使用,轻度患者需谨慎监测。
(1)、绝对禁忌联用:氟伏沙明(强CYP1A2抑制剂),因其可使雷美替胺血药浓度升高约190倍。
(2)、谨慎联用:
强CYP诱导剂(如利福平):可能显著降低疗效。
口服后迅速吸收,达峰时间(Tmax)约为0.75小时(范围0.5-1.5小时)。
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约1.8%),dueto显著的首过效应。
蛋白结合率约82%,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表观分布容积(Vd)为73.6L,表明组织分布广泛。
主要经肝脏代谢,通过氧化(CYP1A2主导,CYP2C和CYP3A4次要参与)生成羟基和羰基衍生物,继而形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主要活性代谢物为M-II,其系统暴露量是母药的20-100倍,对MT₁/MT₂受体的亲和力分别为母药的1/10和1/5。
口服后84%经尿排泄,4%经粪便排泄。
母药消除半衰期平均为1-2.6小时,M-II为2-5小时。
参考资料: 日本药监局说明书更新于2023年11月,说明书网址:https://www.info.pmda.go.jp/go/pack/1190016F1024_1_12/?view=frame&style=XML&lang=ja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