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药品图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利妥昔单抗是由美国Biogen(渤健)和美国Genentech(基因泰克公司)联合研发生产。1997年11月26日,利妥昔单抗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上市。
2000年4月,利妥昔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在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被纳入医保药品报销名录。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Rituxan)是一种基因工程改造的嵌合型鼠/人单克隆IgG₁κ抗体,靶向CD20抗原。CD20抗原表达于前B细胞和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利妥昔单抗通过与CD20结合,介导B细胞溶解,可能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发挥作用。
通用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Rituximab
商品名:Rituxan®
CD20抗原(表达于前B细胞和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
成人复发或难治性低级别或滤泡性CD20阳性B细胞NHL的单药治疗。
既往未治疗的滤泡性CD20阳性B细胞NHL,联合一线化疗及后续维持治疗。
6个月及以上儿童成熟B细胞NHL/B细胞急性白血病(B-AL)联合化疗。
成人CD20阳性CLL,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C)。
对TNF拮抗剂反应不足的中重度活动性成人RA,联合甲氨蝶呤。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
2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患者,联合糖皮质激素。
成人中重度PV,联合糖皮质激素。
规格:100mg/10ml*1瓶/盒;500mg/10ml*1瓶/盒
性状:无色澄清溶液,单剂量瓶装。
活性成分:利妥昔单抗(每mL含10mg)。
辅料:聚山梨酯80(0.7mg/mL)、氯化钠(9mg/mL)、枸橼酸钠二水合物(7.35mg/mL),pH6.5。
仅限静脉输注,禁止静脉推注或快速注射。
每次输注前需预用药(抗组胺药、对乙酰氨基酚及糖皮质激素)。
NHL:375mg/m²,每周1次,共4或8剂(根据方案调整)。
CLL:第1周期375mg/m²,第2-6周期500mg/m²,联合FC化疗。
RA:1000mg,间隔2周输注2次,每24周重复(需联合甲氨蝶呤)。
GPA/MPA:
诱导治疗:375mg/m²每周1次,共4周。
维持治疗:500mg每6个月1次。
PV:1000mg第1、15天输注,第12个月及每6个月500mg维持。
首次输注:起始50mg/hr,无毒性可每30分钟递增50mg/hr,最大400mg/hr。
后续输注:起始100mg/hr,递增至最大400mg/hr。
NHL:输注反应(77%首次输注)、发热、淋巴细胞减少、感染、乏力。
CLL:输注反应(59%)、中性粒细胞减少。
RA: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支气管炎。
GPA/MPA:感染、恶心、头痛、肌肉痉挛。
PV:输注反应、抑郁、头痛。
致命性输注反应、重症皮肤黏膜反应、乙肝病毒再激活、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肿瘤溶解综合征。
输注反应:首次输注24小时内可能发生致命反应,需密切监测。
乙肝筛查:治疗前需检测HBsAg和抗-HBc,活动性乙肝禁用。
感染风险:可能引发细菌、真菌或病毒(如PML)感染。
心血管事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需心电监护。
妊娠:可能导致胎儿B细胞减少,育龄女性需避孕至末次给药后12个月。
儿童:≥6个月B细胞NHL/B-AL及≥2岁GPA/MPA患者安全有效。
老年人:DLBCL患者中疗效与年轻人相当,但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妊娠/哺乳:妊娠期禁用,哺乳期停药后6个月内避免母乳喂养。
无绝对禁忌症,但活动性乙肝或严重感染患者禁用。
与顺铂联用增加肾毒性风险。
活疫苗接种前后避免使用。
尚不明确。
半衰期:NHL约22天,CLL约32天,RA约18天。
清除率:随体表面积增加而升高。
特殊人群:儿童(≥6岁)药代参数与成人相似。
2-8℃冷藏,避光,勿冷冻或震荡。稀释后24小时内使用。
美国Biogen(渤健);美国Genentech(基因泰克公司)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1年12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103705
[ 免责声明 ]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