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美国FDA批准sunitinib治疗格列卫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影响腹部消化道及其周边结构的肿瘤,多发于胃及小肠。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肉瘤,其中最常见原发突变的为KIT激酶,约占病例中的75%-80%,和PDGFRα激酶,约占病例中的5%-10%。sunitinib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疗效怎么样呢?
临床研究对56例2周内出现不可耐受伊马替尼副作用而应用sunitinib治疗的GIST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以评估sunitinib一线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临床试验统计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GISTs患者病历资料,并全程随访2年。采用Choi标准对入组患者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对生存情况用1年OS、PFS,2年OS、PFS以及中位OS、PFS进行比较,并分别记录各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依材料类别,分别行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等。结果显示:sunitinib一线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客观控制率与伊马替尼相近,2年生存率低于伊马替尼。sunitinib一线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期客观控制率高于Ⅳ期,低危组高于中、高危组。sunitinib一线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不良事件较伊马替尼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疲劳、高血压、腹泻、手足综合征等。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1年8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938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