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纳替尼在美国和欧盟的风险管理评估为范例,为中国创新药物的监测与风险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使用Medlme和其他搜索引擎,系统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风险评估与减轻策略(REMS),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在普纳替尼引起的严重致死性心血管类不良事件的风险管理和处理方式,普纳替尼治疗慢性粒性白血病(CML)和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Ph+ ALL),两种罕见血和骨髓疾病的成年。
普纳替尼(Ponatinib)在中国还没有上市,普纳替尼(ICLUSIG)是2012年上市的药物,作为美国阿瑞雅德制药公司(ARIAD)研发的慢粒白血病新药,治疗慢粒白血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普纳替尼(Ponatinib)是一种激酶抑制剂,被批准用于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阳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普纳替尼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2013年10月在美国撤市后,经风险评估、限制适应症、添加警示等,2013年12月在安全监控下重返美国市场。
欧盟对普纳替尼的风险管理存在类似的风险管理计划,结论药品风险管理贯穿于药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新药审批、临床试验、上市、再评价与安全监控、甚至是药物撤市、及重新上市等各环节。在创新药物监督管理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盟药品管理局的风险管理计划及策略,为规范我国创新药物的安全管理,完善中国药品监管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3月19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3469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