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替那帕诺(Tenapanor,商品名Xphozah)由美国Ardelyx,Inc.研发,是一种肠道钠/氢交换体(NHE3)抑制剂,用于降低透析患者的血清磷水平。该药通过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发挥作用,不依赖金属离子结合,是一种创新的非结合型降磷治疗药物。它在机制上区别于传统磷结合剂,为高磷血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目前已在我国上市。
替那帕诺(Xphozah)于2023年10月获得美国FDA批准正式上市,用于成人慢性肾脏病接受透析治疗者的高磷血症管理。获批后,多家国际媒体和肾脏病学协会对此进行了报道,称其为“肾病患者的重要新选择”。外媒普遍认为,这一批准填补了长期依赖磷结合剂的治疗空白,也标志着Ardelyx在肾脏代谢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替那帕诺(Xphozah)是一种钠氢交换子3(NHE3)抑制剂,通过局部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减少钠和磷的吸收。替那帕诺适用于慢性肾脏病(CKD)接受透析治疗且对磷酸盐结合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患者,作为辅助治疗以降低血清磷水平。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肠道中的NHE3转运蛋白,减少磷的跨细胞旁路通透性。
通用名称:替那帕诺、Tenapanor
商品名称:万缇乐、Xphozah
钠氢交换子3(NHE3)抑制剂。
替那帕诺适用于降低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接受透析治疗患者的血清磷水平,作为附加治疗,用于以下人群:对磷酸盐结合剂治疗反应不足的患者;对任何剂量磷酸盐结合剂治疗不耐受的患者。
规格:30mg*60片/盒。
性状:替那帕诺为薄膜包衣片,呈双凸椭圆形,30mg片剂为红色,一面刻有“✔”符号,另一面刻有“T30”。
活性成分:替那帕诺盐酸盐(Tenapanorhydrochloride),相当于30mg替那帕诺。
非活性成分:胶体二氧化硅、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没食子酸丙酯、硬脂酸、酒石酸及包衣剂OPADRY®(含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钛、三乙酸甘油酯)。着色剂包括氧化铁红(20mg和30mg片剂)及氧化铁黑(30mg片剂)。
替那帕诺的推荐剂量为30mg口服,每日两次,于早餐和晚餐前服用。需定期监测血清磷水平,并根据胃肠道耐受性调整剂量。
1.患者应在每日首餐和末餐前立即服用替那帕诺。
2.避免在血液透析治疗前立即服用替那帕诺,应在透析结束后下一餐前服用。
3.若遗漏剂量,应跳过该次剂量,并于下一次常规时间服药,不可同时服用双倍剂量。
具体您可以阅读替那帕诺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替那帕诺的用法用量。
在临床试验中,替那帕诺治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发生率为43%至53%。多数腹泻事件为轻度至中度,随时间或剂量调整可缓解;约5%的患者报告严重腹泻,不足1%的患者出现脱水或低钠血症。其他罕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荨麻疹),这些数据来源于上市后自愿报告,频率难以可靠估计。
具体您可以阅读替那帕诺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替那帕诺的副作用。
腹泻是替那帕诺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严重症状,并伴随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患者若出现严重腹泻,应立即就医并考虑停药。临床管理中需密切监测胃肠道耐受性,必要时调整剂量。
【孕妇】替那帕诺口服后全身吸收极低,血浆浓度低于定量限(<0.5ng/mL),预计不会导致胎儿暴露。现有有限数据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流产或母婴不良结局风险。动物研究中,大鼠和兔在器官发生期接受高剂量替那帕诺未显示胎儿不良反应。
【哺乳期女性】替那帕诺及其主要代谢物在母乳中未检测到(定量限<1ng/mL),且母体血浆浓度极低,预计不会对母乳喂养婴儿造成暴露。应考虑母乳喂养的发育健康益处与母亲临床需求之间的平衡。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替那帕诺禁忌用于6岁以下患者。未成年动物研究中,替那帕诺可引起死亡、体重减轻、胃肠道扩张及骨骼异常。6岁以上儿科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
【老年人使用】临床研究中约28%患者年龄≥65岁,但数据不足以确定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的反应差异。
【肾功能损害】替那帕诺主要用于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健康受试者相似,无需额外调整剂量。
【肝功能损害】中度肝损伤(Child-PughB级)患者中,替那帕诺的主要代谢物M1的峰值暴露量降低约27%至35%,但替那帕诺本身吸收极少,血浆浓度通常低于定量限,预计无需剂量调整。
6岁以下患者;已知或疑似机械性胃肠道梗阻患者。
替那帕诺是肠道摄取转运蛋白OATP2B1的抑制剂。与替那帕诺合用时,OATP2B1底物(如依那普利)的暴露量可能降低。需监测合用药物的疗效丧失迹象,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替那帕诺与聚苯乙烯磺酸钠的给药应间隔至少3小时,避免结合作用影响药物吸收。
暂无人类过量数据。非临床数据显示,过量可能加剧药理作用,导致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或持续的腹泻可能引起脱水。
吸收:替那帕诺口服后吸收极少,多次给药30mg每日两次后,血浆浓度通常低于定量限(<0.5ng/mL),无法计算标准药代动力学参数。
分布:替那帕诺及其主要代谢物M1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约为99%和97%。
代谢:替那帕诺主要通过CYP3A4/5代谢,生成代谢物M1。健康受试者单次服用30mg后M1的Cmax约为3ng/mL,稳态时约为14ng/mL。
排泄:放射性标记研究显示,约70%的剂量通过粪便排泄(以原形药物为主),9%通过尿液排泄(主要为代谢物)。
储存于20°C至25°C,允许短期存放于15°C至30°C。保持瓶盖紧闭,防潮,于原瓶内存放并保留干燥剂。
美国Ardelyx,Inc.(美国阿德利克斯)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获批于2025年6月16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931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