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TOP

FDA批准仑伐替尼(Lenvatinib)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

作者
郭药师
阅读量:5
2025-11-26 13:21

2016年5月13日,卫材株式会社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多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仑伐替尼(Lenvatinib)与依维莫司联合,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aRCC)患者。

此项批准基于注册研究(研究205)的卓越结果,该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依维莫司(一种针对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aRCC患者的标准护理)相比,每日一次18mgLenvima与5mg依维莫司的联合用药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以及具有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方面均显示出显著改善。

"仑伐替尼(Lenvatinib)联合依维莫司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FDA批准的方案,它成功结合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和mTOR抑制这两种治疗策略,而这两者是过去十年来晚期RCC治疗的主要靶点,"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医学博士、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RobertMotzer表示。"这种联合方案带来了疗效的提升,帮助晚期RCC患者在无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情况下,比单独使用依维莫司治疗的患者活得更长。这些显著的发现推动了该患者群体的治疗模式进步。"

Lenvima针对此适应症被FDA授予了突破性疗法认定,并且其申请获得了优先审评资格,该资格授予那些FDA认为有潜力对严重疾病的治疗提供显著改善的药物。

仑伐替尼(Lenvatinib)与依维莫司联合治疗的严重风险可能包括:高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动脉血栓栓塞事件、肝毒性、蛋白尿、腹泻、肾衰竭和肾功能损害、胃肠道穿孔和瘘管形成、QT间期延长、低钙血症、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出血事件、甲状腺刺激激素抑制受损/甲状腺功能障碍以及胚胎-胎儿毒性。

在接受仑伐替尼(Lenvatinib)和依维莫司治疗的研究患者中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30%,按频率降序排列)为:腹泻、疲劳、关节痛/肌痛、食欲下降、呕吐、恶心、口腔炎/口腔炎症、高血压、外周性水肿、咳嗽、腹痛、呼吸困难、皮疹、体重减轻、出血事件和蛋白尿。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大于等于5%)为:肾衰竭(11%)、脱水(10%)、贫血(6%)、血小板减少症(5%)、腹泻(5%)、呕吐(5%)和呼吸困难(5%)。

在接受仑伐替尼(Lenvatinib)和依维莫司治疗的患者中,有89%因不良反应导致剂量降低或中断给药,而在接受依维莫司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54%。在接受仑伐替尼(Lenvatinib)和依维莫司治疗的患者中,导致剂量降低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大于等于5%)为:腹泻(21%)、疲劳(8%)、血小板减少症(6%)、呕吐(6%)、恶心(5%)和蛋白尿(5%)。

治疗医生基于他们以往使用此类药物的经验,可能对观察到的该联合方案的许多不良反应较为熟悉。处方医生或可通过一个包含伴随用药和/或剂量降低、中断和/或停药的主动计划来管理某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高血压)。

"过去几十年来,肾细胞癌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不幸的是,晚期RCC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由于已知VEGF通路参与肾细胞肿瘤的生长,因此拥有多样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那些持续靶向VEGF抑制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加利福尼亚州杜瓦市希望之城医疗中心医学肿瘤学与治疗研究系助理教授、肾癌项目联合主任SumantaKumarPal医学博士说。"仑伐替尼(Lenvatinib)和依维莫司的联合方案为那些尽管先前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但疾病仍持续进展的晚期RC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Lenvima首次在美国获批是在2015年2月13日,用于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进展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

"通过将这一突破性治疗带给晚期RCC患者,卫材在其首次获批仅15个月后,就在第二个难以治疗的肿瘤类型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我们期待继续探索LENVIMA在更多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卫材肿瘤业务集团首席临床官兼首席医疗官AltonKremer医学博士说。"这也是四个月内卫材的肿瘤治疗产品第二次在获得FDA优先审评后获批新适应症。这些里程碑,以及我们研发管线中创新药物的持续开发,都凸显了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卫材的'人类健康关怀'使命,即识别并满足癌症患者未满足的需求。"

关于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RCC),也称为肾细胞癌或肾细胞腺癌,是最常见的肾癌类型,约占美国病例的90%。当在肾脏小管衬里发现恶性细胞时,就会发生肾细胞癌。虽然RCC通常在一个肾脏内作为单个肿瘤生长,但也可能在一个或两个肾脏中出现两个或更多肿瘤。据估计,2016年将约有62,700例新发肾癌病例,约14,240人将死于该疾病。大约16%的RCC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高达40%的患者在针对局限性RCC进行初次手术治疗后会表现出转移。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5%到12%之间,预后较差。

关于仑伐替尼(Lenvatinib)

仑伐替尼(Lenvatinib)是一种激酶抑制剂,适应症包括: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作为单药用于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进展性、放射性碘难治性DTC。

肾细胞癌(RCC):与依维莫司联合,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一种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RCC。

仑伐替尼(Lenvatinib)由卫材发现和开发,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VEGFR1-3的激酶活性。仑伐替尼(Lenvatinib)还抑制其他与病理性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癌症进展有关的RTK(除了它们的正常细胞功能),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受体FGFR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KIT和RET。

仑伐替尼(Lenvatinib)和依维莫司的联合用药在体外显示出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增强,表现为人内皮细胞增殖、管腔形成和VEGF信号传导减少,并且在人肾细胞癌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显示的肿瘤体积缩小效果大于任一药物单独使用。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2年3月1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3092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仑伐替尼(Lenvatinib)
药品别称
乐伐替尼、仑伐替尼、Lenvatinib、Lenvima、乐卫玛
适应人群
适用于符合相应诊断标准的成人患者,具体为局部复发或转移、进展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 详情 ]
微信扫码
免费询价
药品知识
药品信息
相关药物
临床招募
新药免费用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医伴旅公众号
扫一扫 添加企业微信
做您身边的贴心健康咨询管家
医伴旅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 有问必答
了解医药信息 关注临床动态
最新药品信息
新上药品信息
在线留言
注:医伴旅尽快与您联系,我们承诺严格保护您的隐私
点击提交
医伴旅是一家专业从事跨国医疗咨询的公司,本着“健康至上,医疗全球化”的理念, 公司将O2O的概念引入跨境医疗服务行业,专注为中国患者寻找全球优质医疗资源,让国内患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联系我们 :24小时客服在线
400-001-2811
关于我们
邮箱 : service@1blv.com
医伴旅公众号
医伴旅医学顾问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