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妥维(Biktarvy)是一种单片复方制剂,由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研发。
必妥维适用于作为完整方案,治疗体重至少14公斤的成人和儿科患者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
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者或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但未达到病毒学抑制,且无已知或疑似与对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类、恩曲他滨或替诺福韦耐药相关的替代突变者。
用于替换当前抗逆转录病毒方案,适用于在稳定抗逆转录病毒方案中已达到病毒学抑制(HIV-1RNA低于50拷贝/毫升)、且无已知或疑似与对比克替拉韦或替诺福韦耐药相关的替代突变的患者。
在开始或即将开始必妥维治疗前,应检测患者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在开始或即将开始必妥维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应根据临床需要评估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估算肌酐清除率、尿糖和尿蛋白。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还应评估血清磷。
推荐剂量是每日一次口服一片,含50mgBIC、200mgFTC和25mgTAF,随餐或不随餐服用。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推荐剂量是每日一次口服一片,含30mgBIC、120mgFTC和15mgTAF,随餐或不随餐服用,适用于
估算肌酐清除率大于或等于30mL/min、体重至少14公斤至低于25公斤的儿科患者。
对于无法吞服整片药片的儿童,可以将药片分开,只要所有部分在大约10分钟内服用完毕,各部分可以分开服用。
推荐剂量是每日一次口服一片,含50mgBIC、200mgFTC和25mgTAF,随餐或不随餐服用。
严重肾功能损害(估算肌酐清除率为15至低于30mL/min)、
终末期肾病(ESRD;估算肌酐清除率低于15mL/min)且未接受慢性血液透析。
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且患有终末期肾病(ESRD)并正在接受慢性血液透析。
不建议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C级)患者使用必妥维(Biktarvy)。
必妥维有两种剂量规格:
(1)、50mg/200mg/25mg片剂:含50mg比克替拉韦(BIC)(相当于52.5mg比克替拉韦钠)、200mg恩曲他滨(FTC)和25mg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相当于28mg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这些片剂为紫褐色,胶囊形,薄膜衣包衣,一侧刻有“GSI”,另一侧刻有“9883”。
(2)、30mg/120mg/15mg片剂:含30mgBIC(相当于31.5mg比克替拉韦钠)、120mgFTC和15mgTAF(相当于16.8mg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这些片剂为粉红色,胶囊形,薄膜衣包衣,一侧刻有“GSI”另一侧刻有“B”;或者一侧带有非功能性平分刻痕线,另一侧刻有“BVY”。
禁止必妥维与以下药物联合给药:
可能导致多非利特血浆浓度升高及相关严重和/或危及生命的事件。
会降低BIC的血浆浓度,可能导致失去治疗效果并产生对BIKTARVY的耐药性。
HIV-1患者应在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或开始时检测是否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必妥维与某些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已知或潜在的重大药物相互作用,其中一些可能导致 失去必妥维(Biktarvy)的治疗效果并可能产生耐药性,合并用药暴露量增加可能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
已有报告在接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免疫重建综合征。在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初始阶段,免疫系统有反应的患者可能对隐匿性或残余的机会性感染(如鸟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或结核病)产生炎症反应,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在开始或即将开始必妥维治疗前,以及必妥维治疗期间,应根据临床需要评估所有患者的血清肌酐、估算肌酐清除率、尿糖和尿蛋白。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还应评估血清磷。对于出现临床意义肾功能下降或范可尼综合征证据的患者,应停用必妥维。
已有使用必妥维时出现乳酸酸中毒和伴有脂肪变性的严重肝肿大的报告,其中包括致命病例。对于出现提示乳酸酸中毒或明显肝毒性(可能包括肝肿大和脂肪变性,即使没有显著的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任何患者,应暂停必妥维治疗。
发生率至少为5%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所有级别)是腹泻、恶心和头痛,大多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
由于必妥维是一个完整方案,因此不建议与用于治疗HIV-1感染的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未提供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全面信息,因为联合使用HIV-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知。
比克替拉韦(BIC)在体外抑制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OCT2)和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蛋白1(MATE1)。必妥维与作为OCT2和MATE1底物的药物(例如多非利特)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其血浆浓度。
必妥维与降低肾功能或竞争activetubularsecretion的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FTC、替诺福韦和其他经肾脏排泄药物的浓度,从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尚不明确,应在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母婴状况。
没有关于必妥维对母乳喂养儿童影响的数据,母乳喂养的潜在风险包括:HIV-1传播给HIV-1阴性婴儿;HIV-1阳性婴儿产生病毒耐药性;母乳喂养婴儿出现与成人相似的不良反应。
必妥维作为完整方案治疗体重至少14公斤的儿科患者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确立。
尚未确定必妥维在体重低于14公斤的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老年受试者与18至65岁以下的成人之间,未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总体差异,并且其他报告的临床经验也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反应存在差异,但不能排除某些老年人敏感性更高的可能性。
不建议估算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的患者,或终末期肾病(估算肌酐清除率低于15mL/min)且未接受慢性透析的患者,或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且患有终末期肾病并正在接受慢性透析的患者使用必妥维。
对于轻度(Child-PughA级)或中度(Child-PughB级)肝功能损害患者,不建议调整必妥维的剂量。
尚未在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C级)患者中对必妥维进行研究。因此,不建议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必妥维。
必妥维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比克替拉韦(BIC)、恩曲他滨(FTC)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比克替拉韦(BIC)在口服给药后约2.0至4.0小时达到中位血浆峰浓度(Tmax)。恩曲他滨(FTC)在口服给药后1.5至2.0小时达到Tmax。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在口服给药后0.5至1.0小时达到Tmax。BIKTARVY与高脂肪餐同服时,BIC的AUC和Cmax没有临床相关变化,FTC的暴露量没有影响,TAF的AUC和Cmax分别增加45%和39%,可以在有或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服用。
必妥维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99%。FTC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4%。TAF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约80%。替诺福韦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0.7%。
BIC主要通过UGT1A1和CYP3A代谢。FTC部分通过肝脏代谢,也通过肾脏排泄。TAF通过CathepsinA在细胞内水解转化为替诺福韦(主要在淋巴组织中和部分在肝脏中)。替诺福韦通过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形成活性代谢物替诺福韦二磷酸。替诺福韦二磷酸不是CYP450酶的底物。
BIC的终末半衰期约为17.3小时。FTC的终末半衰期约为10.4小时。TAF的终末半衰期约为0.5小时。替诺福韦二磷酸的细胞内半衰期约为150小时。
单次口服放射性标记的BIC后,粪便中回收了约79.2%的剂量,尿液中回收了约8.2%的剂量。单次口服放射性标记的FTC后,约86%的剂量通过尿液排泄,13%通过粪便排泄。单次口服放射性标记的TAF后,粪便中回收了约31.7%的剂量,尿液中回收了约0.001%的TAF。
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eCrCl30至89mL/min)对BIC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临床相关影响。
严重肾功能损害(eCrCl15至29mL/min)和终末期肾病(ESRD;eCrCl<15mL/min)且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BIC的暴露量与肾功能正常者相似。
轻度(Child-PughA级)或中度(Child-PughB级)肝功能损害对BIC或TAF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临床相关影响。
尚未在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C级)患者中进行研究。
与产后相比,妊娠期间(第二和第三孕期)BIC、FTC和TAF的暴露量较低。
在体重≥25kg的儿科患者中,BIC、FTC和TFV的暴露量与成人相当。在体重14至<25kg的儿科患者中,BIC和TFV的暴露量与成人相当,FTC的暴露量比成人低约30%。
年龄(至少65岁)对必妥维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临床相关影响。
性别和种族对必妥维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临床相关影响。
必妥维(Biktarvy)每瓶包含30片、一个硅胶干燥剂、聚酯线圈,并采用防儿童开启的瓶盖封闭。请勿取出干燥剂包,将药瓶储存在30°C(86°F)以下,保持药瓶紧闭。
每个泡罩包装包含30片(4条各含7片,1条含2片)。泡罩包装采用防儿童开启的层压箔盖材料(peel-push)密封,每个泡罩腔包含一个模切的干燥剂薄膜,该薄膜热固定在箔盖材料上。
将泡罩包装储存在25°C(77°F)下,允许在15°C–30°C(59°F–86°F)之间偏移(参见USP控室温),仅以原始容器分发。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pro/biktarvy.html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