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纳替尼是一种口服BCR-ABL1抑制剂,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携带费城染色体的晚期白血病,特别是含有T315I突变,对先前批准的BCR-ABL1抑制剂产生抗性。那普纳替尼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和安全性如何?
普纳替尼在难治CML患者和T315I突变的CML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疗效。为了调查普纳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单臂Ⅱ期临床研究于2012年5月3日至2013年9月24日招募早期(<6个月)慢性期CML患者,予以口服普纳替尼,每天一次。在2013年7月25日之前入组的患者给予起始剂量为每天45 mg,后因为组织耐受性的原因,本研究降低了起始剂量,每天给予起始剂量为30 mg。在2013年10月6日,由于普纳替尼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受到FDA的警告,本研究每天给予所有患者81 mg阿司匹林,并且降低普纳替尼剂量至每天30 mg或25 mg。主要研究终点为符合数据方案分析中达到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的患者的比例。
结果显示,共招募51例患者。中位随访20.9个月(14.9~25.2个月)。43例患者每天接受45 mg普纳替尼,8例患者每天接受30 mg。46例患者中有43例(94%)在6个月时达到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相关反应(35例,69%)、脂肪酶升高(32例,63%)。25例患者(49%)发生心血管事件(主要是高血压)。15例患者(29%)发生3~4级骨髓抑制。5例患者(10%)出现血管或血管闭塞性疾病。43例患者(85%)在某些时间需要中断治疗,45例患者(88%)需要降低剂量。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03月19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3469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