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剂量: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周期的第1天、第3天和第5天,以1500mg/㎡的剂量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2小时。
应采取措施预防高尿酸血症,如补液、尿液碱化,以及使用别嘌醇进行预防性治疗。
推荐的治疗持续时间尚未明确确定。在临床试验中,通常会持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迹象、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疗效丧失,或患者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条件。
用途: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后仍无应答或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
剂量: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周期的第1天、第3天和第5天,以1500mg/㎡的剂量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2小时。
应采取措施预防高尿酸血症,如补液、尿液碱化,以及使用别嘌醇进行预防性治疗。
推荐的治疗持续时间尚未明确确定。在临床试验中,通常会持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迹象、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疗效丧失,或患者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条件。
用途: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后仍无应答或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
剂量: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周期内连续5天每日以650mg/㎡的剂量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1小时。
应采取措施预防高尿酸血症,如补液、尿液碱化,以及使用别嘌醇进行预防性治疗。
推荐的治疗持续时间尚未明确确定。在临床试验中,通常会持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迹象、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疗效丧失,或患者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条件。
用途:用于治疗1岁及以上、至少经过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后仍无应答或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
剂量: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周期内连续5天每日以650mg/㎡的剂量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1小时。
应采取措施预防高尿酸血症,如补液、尿液碱化,以及使用别嘌醇进行预防性治疗。
推荐的治疗持续时间尚未明确确定。在临床试验中,通常会持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迹象、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疗效丧失,或患者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条件。
用途:用于治疗1岁及以上、至少经过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后仍无应答或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
目前尚未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开展该药物的相关研究。
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无需调整剂量。
肌酐清除率(CrCl)<50mL/min:尚无可用数据。若需使用,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毒性反应。
目前尚未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开展该药物的相关研究。
轻度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
重度肝功能不全(总胆红素>正常上限3倍):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毒性反应。
若患者出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CICTCAE)2级及以上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停止治疗。对于包括血液毒性在内的其他毒性反应,可能需要延迟给药(调整给药时间)。
治疗期间需监测毒性反应,如血液指标、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等。
高尿酸血症风险高,应采取预防措施。
若出现2级及以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
对其他毒性反应,可延迟给药或调整治疗方案。
透析患者:暂无具体数据,使用需谨慎。
儿童:剂量低于成人,但药代学和疗效与成人类似,仍需严格监测。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尚无充分数据,应权衡利弊并采取避孕措施。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5年3月,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877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