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伴旅官网!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奈拉滨(Nelarabine)

全部名称
奈拉宾,奈拉滨,Atpnahc,Nelzarabine,Atriance,Arranon,nelarabine
适应人群
1岁及1岁以上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成人和儿童患者。[ 详情 ]
 规格:
250mg/50ml/盒
  剂型:
注射剂
 厂家:
瑞士诺华
有效期:
24个月

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奈拉滨(Nelarabine)的简介

奈拉滨(Nelarabine),商品名Arranon(美国)和Atriance(欧盟),由瑞士诺华生产。该药于2005年10月28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对至少两种化疗方案无反应或已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者。

2023年3月,ShorlaOncology获得FDA批准其奈拉滨注射剂(SH-111),用于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此举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案,特别是在传统治疗因供应短缺而难以获得的情况下。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企业微信真人在线,一对一免费为您答疑
已服务超323万人
18位企业微信在线
1分钟内回复
服务时间:8点至23点
马上提问
奈拉滨说明书概述

奈拉滨注射液为核苷代谢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活性代谢产物可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从而发挥细胞毒性作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监测相关毒性反应,尤其关注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安全性。

药品称呼

通用名称:奈拉滨、Nelarabine

商品名称:Arranon

适应靶点

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内的核苷代谢通路,通过前药转化为活性形式ara-GTP,该活性成分可蓄积于白血病细胞内并掺入DNA,抑制DNA合成与修复,进而靶向杀伤异常增殖的T淋巴细胞,适用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相关的肿瘤细胞。

适应症和适应人群

奈拉滨适用于1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童患者,具体为经至少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后,疾病仍未缓解(无效)或出现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者。

规格与性状

规格:250mg/50mL(5mg/mL)/盒,单剂量小瓶。

性状:为澄清、无色、无菌溶液,装于I型透明玻璃单剂量小瓶中,配有灰色溴丁基橡胶塞(不含天然橡胶乳胶)和带易折盖的铝密封。

主要成分

活性成分:Nelarabine,每瓶含250mg。

辅料:氯化钠(每毫升含4.5mg)、注射用水(USP标准),不含防腐剂。

用法用量

奈拉滨仅用于静脉输注给药,具体用法用量需严格遵循以下要求,治疗持续时间未明确确立,临床试验中通常持续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毒性、患者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候选者或不再从治疗中获益。

1.推荐剂量

成人剂量:推荐剂量为1500mg/m²,通过静脉输注给药,输注时间为2小时;给药频率为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周期内的第1天、第3天和第5天各给药一次。奈拉滨给药时无需稀释。

儿童剂量:推荐剂量为650mg/m²,通过静脉输注给药,输注时间为1小时;给药频率为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周期内连续5天每日给药一次。奈拉滨给药时无需稀释。

2.剂量调整

若患者出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CTCAE)2级及以上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奈拉滨;对于其他类型的毒性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根据临床评估可能需要延迟给药,待毒性反应缓解至可接受水平后,再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治疗及调整剂量。

3.特殊人群剂量

奈拉滨尚未在肾功能损害或肝功能损害患者中开展专门的临床研究。对于肌酐清除率(CLCr)≥50mL/min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目前尚无足够数据支持明确的剂量推荐,临床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4.高尿酸血症预防

由于奈拉滨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尤其在肿瘤细胞大量破坏时),临床需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静脉补液以增加尿量、尿液碱化治疗,以及在高风险患者中预防性使用别嘌醇。

5.操作、制备和给药说明

处理:奈拉滨属于危险药物,处理和制备过程中需谨慎操作,建议佩戴手套及其他防护衣物以防止皮肤接触,全程遵循无菌操作技术。相关抗癌药物的规范处理和处置指南已发布(参考OSHA相关文件)。

制备与给药:奈拉滨无需稀释,将计算好的所需剂量转移至聚氯乙烯(PVC)输液袋或玻璃容器中,成人患者按2小时输注完毕,儿童患者按1小时输注完毕。给药前需目视检查药液是否存在颗粒物或颜色变化,若出现异常则不得使用。

稳定性:奈拉滨在PVC输液袋或玻璃容器中,于30℃及以下环境温度下可保持稳定长达8小时。

具体您可以阅读奈拉滨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奈拉滨的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奈拉滨不良反应涵盖多个系统,部分反应可能具有严重性,临床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临床试验常见不良反应

成人患者(接受1500mg/m²,第1、3、5天给药,每21天重复)

血液淋巴系统:贫血(全级别发生率99%,3级20%、4-5级14%)、血小板减少(全级别86%,3级37%、4-5级22%)、中性粒细胞减少(全级别81%,3级14%、4-5级49%),其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2%(3级9%、4-5级1%)。

其他:5例患者出现致命性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呼吸骤停、胸腔积液/气胸、肺炎、脑出血/昏迷/脑白质病各1例;另有4%患者报告视物模糊,1例患者确诊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儿童患者(接受650mg/m²,每日1次连续5天,每21天重复)

血液淋巴系统:贫血(全级别95%,3级45%、4-5级10%)、中性粒细胞减少(全级别94%,3级17%、4-5级62%)、血小板减少(全级别88%,3级27%、4-5级32%)、白细胞减少(全级别38%,3级14%、4-5级7%)。

2.上市后不良反应

感染与侵染: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代谢与营养障碍:肿瘤溶解综合征。

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表现类似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上行性周围神经病变。

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横纹肌溶解症、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其他各系统不良反应请参见说明书内容,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奈拉滨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奈拉滨可引发严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意识状态改变(如重度嗜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惊厥)、周围神经病变(从麻木、感觉异常到运动无力、瘫痪),还可能出现脱髓鞘相关反应及类似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上行性周围神经病变,部分反应在停药后仍无法完全恢复。

临床需频繁监测患者神经系统毒性的体征和症状(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至少24小时),既往或同时接受鞘内化疗、既往接受颅脊髓放疗的患者风险更高;若出现NCICTCAE2级及以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给予支持治疗。

2.血液学不良反应

奈拉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含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需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根据血液学毒性程度及时调整剂量或给予支持治疗(如输血、抗感染治疗)。

3.胚胎胎儿毒性

基于作用机制及动物研究结果,奈拉滨可对胎儿造成伤害。动物实验中,妊娠家兔在器官形成期静脉给予奈拉滨,低于成人推荐剂量时即出现致畸性。

临床需告知孕妇奈拉滨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使用有效避孕措施;建议有生殖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使用避孕套。

4.肿瘤溶解综合征

奈拉滨可能引发肿瘤溶解综合征,高风险患者需按标准医疗实践接受静脉补液,必要时考虑使用别嘌醇预防高尿酸血症,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电解质、尿酸及肾功能指标。

5.疫苗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接受奈拉滨治疗者)应避免接种活疫苗,以防引发严重感染。

6.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数天内可能出现嗜睡,需告知患者在嗜睡症状缓解前,避免驾驶或从事危险职业/活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告知孕妇奈拉滨对胎儿的潜在风险;若孕期需使用,需充分权衡利弊。

【哺乳期女性】建议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避免哺乳。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开始奈拉滨治疗前,需确认妊娠状态。奈拉滨可致胎儿伤害,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需使用有效避孕措施。奈拉滨具有潜在遗传毒性,有生殖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包括已行输精管结扎者),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需使用避孕套。

【儿童使用】在一线联合化疗的III期试验中,357例1-16岁儿童的安全性特征与年长患者一致;目前缺乏长期随访数据,无法确定奈拉滨对儿童生长发育及青春期发育的影响。

【老年人使用】老年人更易出现肾功能下降,剂量选择需谨慎,同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及神经系统毒性。

【肾功能损害】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害(CLCr<30mL/min)患者使用奈拉滨时,不良反应风险可能升高,需密切监测毒性反应;CLCr≥50mL/min患者无需调整剂量,CLCr<50mL/min患者无明确剂量推荐。

【肝功能损害】重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3倍正常上限)患者使用奈拉滨时,不良反应风险可能升高,需密切监测毒性反应。

禁忌症

奈拉滨尚无明确禁忌症(说明书中尚未明确特定禁用人群或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

1.腺苷脱氨酶(ADA)抑制剂

不建议奈拉滨与腺苷脱氨酶抑制剂(如喷司他丁)合用。体外研究表明,喷司他丁是ADA的强效抑制剂,而ADA是奈拉滨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ara-G的关键酶,抑制ADA可能减少ara-G的生成,导致奈拉滨疗效降低,或改变奈拉滨及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谱。

2.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CYP450酶系:体外研究显示,在浓度高达100μM时,奈拉滨及其活性代谢产物ara-G均不会显著抑制人肝CYP450同工酶(1A2、2A6、2B6、2C8、2C9、2C19、2D6、3A4),提示奈拉滨与经这些酶代谢的药物合用可能无显著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氟达拉滨:12例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奈拉滨(1200mg/m²,静脉输注)前4小时,给予氟达拉滨(30mg/m²,静脉输注30分钟),结果显示氟达拉滨不影响奈拉滨、ara-G及ara-GTP的药代动力学,两者合用可能无显著相互作用(但需结合临床实际评估)。

药物过量

目前尚无奈拉滨过量的特异性解毒剂。过量使用预计会导致严重毒性反应,包括重度神经毒性(可能表现为瘫痪、昏迷)、骨髓抑制,甚至死亡。

临床案例显示,当剂量为2200mg/m²(第1、3、5天给药,每21天重复)时,2例患者出现3级上行性感觉神经病变,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颈椎存在脱髓鞘病变。

若发生药物过量,需按照良好临床实践给予支持治疗(如针对神经毒性的对症处理、骨髓抑制的支持治疗等)。

药代动力学

吸收:成人静脉输注奈拉滨后,活性代谢产物ara-G在输注结束时血药峰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奈拉滨。多次给药后奈拉滨无蓄积,ara-GTP在细胞内清除缓慢,半衰期无法准确估计。

分布:奈拉滨和ara-G在体内广泛分布,稳态分布容积分别约197L/m²和50L/m²。两者与血浆蛋白结合率<25%,且不随浓度变化。

代谢:奈拉滨主要经腺苷脱氨酶转化为ara-G,ara-G进一步水解为鸟嘌呤,最终以尿酸形式排出体外。部分奈拉滨可直接水解为甲基鸟嘌呤。

排泄:奈拉滨和ara-G部分经肾排泄。成人奈拉滨血浆清除率约197L/h/m²,消除半衰期约18分钟;ara-G清除率约10.5L/h/m²,半衰期约3.2小时。

特殊人群:儿童奈拉滨清除率比成人高30%,ara-G清除率相近。年龄、性别影响不明显,但肾功能下降可降低ara-G清除率。种族差异存在,但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显著影响。肝功能损害影响尚未明确。

贮存方法

奈拉滨需在20℃-25℃(68°F-77°F)环境下保存,允许短期偏离至15℃-30℃(59°F-86°F)(符合USP控制室温标准)。奈拉滨为单剂量包装,开启后未使用的药液需丢弃,不得留存再用。

生产厂家

瑞士诺华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5年3月,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877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推荐文章
    药品知识
    药品信息
    临床招募
    新药免费用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医伴旅公众号
    扫一扫 添加企业微信
    做您身边的贴心健康咨询管家
    医伴旅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 有问必答
    了解医药信息 关注临床动态
    精选文章
    新上药品信息
    在线留言
    注:医伴旅尽快与您联系,我们承诺严格保护您的隐私
    点击提交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TOP
    医伴旅是一家专业从事跨国医疗咨询的公司,本着“健康至上,医疗全球化”的理念, 公司将O2O的概念引入跨境医疗服务行业,专注为中国患者寻找全球优质医疗资源,让国内患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联系我们 :24小时客服在线
    400-001-2811
    关于我们
    邮箱 : service@1blv.com
    医伴旅公众号
    医伴旅医学顾问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