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作为多发性硬化长期管理的关键药物,其治疗过程不仅关乎用药本身,更涉及多方面的健康管理考量。在开启或维持治疗期间,患者需充分了解与药物相关的潜在风险和必要防范措施。
有急性或慢性肝病病史、治疗前ALT>2倍正常上限(ULN)的患者,通常不建议使用;治疗期间如ALT>3倍ULN且持续,需考虑停药;若怀疑药物诱导的肝损伤,立即停药并启动加速清除程序,每周监测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有生殖潜力的女性治疗前需排除妊娠,治疗期间及加速清除期间需使用有效避孕措施;若治疗期间妊娠,立即停药并启动加速清除程序,告知患者胎儿潜在风险。
特立氟胺血浆清除缓慢,未加速清除时需平均8个月(最长2年)才能降至<0.02mg/L;加速清除可通过以下任一方案:①消胆胺8g,每8小时一次,持续11天(耐受差时可减至4g,每8小时一次);②口服活性炭粉50g,每12小时一次,持续11天;若耐受差,治疗日无需连续(需快速降浓度时除外);加速清除可能导致疾病活动复发。
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需待感染控制后再启动治疗;治疗期间发生严重感染,需考虑停药并启动加速清除程序,重启治疗前需重新评估获益与风险;严重免疫缺陷、骨髓疾病、严重未控制感染患者不建议使用;治疗期间避免接种活疫苗,停药后需考虑药物长半衰期,再决定活疫苗接种时间。
若发生过敏休克、血管性水肿、SJS、TEN、DRESS,立即停药并启动加速清除程序,且终身避免再次使用特立氟胺。
患者出现符合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如双手/双脚双侧麻木、刺痛)时,需评估病情,考虑停药并启动加速清除程序。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血压,若血压升高,需进行适当干预。
患者出现新的或加重的肺部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发热)时,需停药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启动加速清除程序。
特立氟胺未获批用于儿童,儿童使用中观察到胰腺炎,若怀疑胰腺炎,立即停药并启动加速清除程序。
尚未评估特立氟胺与抗肿瘤药或多发性硬化症治疗用免疫抑制剂的联用安全性;与干扰素β、醋酸格拉替雷联用1年的安全性研究未发现特定风险,但长期联用安全性未确立;若从特立氟胺换用有血液抑制潜力的药物,需监测血液毒性,可考虑启动加速清除程序(但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6月10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2992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