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赛可瑞、Xalkori)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或ROS1重排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研究数据表明,肺癌患者的耐药特征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究获得性耐药机制,才能个性化ALK靶向治疗策略并确定药物的正确使用序列。
大多数患者接受克唑替尼/第二代或第三代ALK抑制剂序列治疗,称之为“经典组”患者;最近由于一些患者参加临床试验,直接开始使用第二代ALK抑制剂,称之为“实验组”。研究人员回顾性观察了ALK人群的结果,目的是分析两种方法在疗效方面是否不同,主要关注无进展生存期和颅内活性。
患者特征
2012年至2017年间,研究人员治疗了40名ALK阳性患者。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参见上表。
患者相对年轻(中位年龄54岁;范围28-86岁),只有2名患者年龄超过70岁,大多数(80.0%)为非吸烟者。女性占55.0%。所有患者组织学类型是腺癌。
关于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量表体力状态(PS)评分,24名患者(60.0%)PS为0,11名(27.5%)PS为1,5名(12.5%)PS为2。13名患者(32.5%)为局部晚期III期不可切除性NSCLC,27名(67.5%)为IV期。
经典组包括31名患者(77.5%),克唑替尼作为一线治疗;9名患者(22.5%)被纳入实验组并接受第二代ALK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
关于CNS受累,仅5名患者(12.5%)基线存在脑转移(BM):经典组4名(12.9%),实验组1名(11.1%)。
有8名患者(20.0%)在ALK抑制剂治疗之前或治疗同时接受全脑放射治疗,其中一名患者后来还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26名患者(65.0%)在ALK抑制剂之前接受过含铂化学疗法,7名接受过培美曲塞维持治疗。
在经典组31名患者中,有29名(93.5%)在一线治疗后进展后接受ALK抑制剂治疗(大多数情况下药物为色瑞替尼ceritinib,布吉他滨brigatinib,艾乐替尼alectinib或lorlatinib);9名(29.0%)接受ALK抑制剂作为三线治疗,3名(9.7%)接受四线治疗。
在实验组中,所有9名患者(100%)接受色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只有3名(33.3%)在分析时肿瘤进展并接受后续ALK抑制剂治疗(lorlatinib或布吉他滨),一名患者接受布吉他滨作为三线治疗。
疗效
在数据截止时,经典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实验组为15个月。
经典组的中位PFS为11个月,而实验组尚未达到;经典组和实验组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3.4%和77.8%。PFS的这种差异可通过Kaplan-Meier曲线证实(p=0.050)。
经典组的1年总生存率(OS)为82.8%;在中位随访15个月后,实验组中的所有患者仍然存活。两组中位OS均未达到。OS没有观察到统计学上显著的差异(p=0.112)。
两组中CNS受累的发生率相同(p=1,000)。关于颅内进展,经典组中无脑转移的27名(87.1%)患者中,有10名(37.0%)发现新的颅内病变;自克唑替尼治疗至颅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395天(范围89-738天)。
在实验组分析时,无脑转移的8名患者(88.9%)中没有一人发生颅内进展;然而,第二代ALK抑制剂仅显示出对颅内进展的非统计学显著改善(p=0.07)。
至于诊断时已有脑转移的5名患者:经典组4名患者中,有3名在克唑替尼治疗期间颅内进展,而剩余1名患者在全脑放疗后疾病稳定;实验组中的一名脑转移患者实现颅内完全反应。
回顾性分析表明,实验组的全身和颅内疗效往往更好;随机前瞻性研究可以证实这一观察结果。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09月07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