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CML的首选药物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已经上市的治疗CML-CP的一线药物有伊马替尼、达沙替尼(Dasatinib)、尼罗替尼(Nilotinib)、博舒替尼(Bosutinib)和帕纳替尼(Pona-tinib),其中伊马替尼及第二代TKIs,主要用于初始阶段患者的治疗。2012年,美国FDA批准了博舒替尼、帕纳替尼及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三尖杉酯碱用于难治性CML患者,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博舒替尼和达沙替尼区别是什么。
博舒替尼( bosutinib)是一类口服的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src和Bcr-Abl,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那些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Ph染色体阳性的对其他治疗包括伊马替尼(imatinib)等治疗不耐受或有抵抗的CML。
达沙替尼是第一个用于Bcr-Abl耐药的第二代TKI,属于噻唑羧酰胺类药物,它可以与活化或非活化状态下的Bcr-Abl融合基因的ATP结合位点结合,抑制蛋白的自身磷酸化和底物磷酸化,使Ph(+)细胞的增生受到抑制或者凋亡。
二者在药品包装以及作用机制上都各有差别,而在临床上使用哪一种并不该由自身决定,患者应前往医院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由相关主治医生来给予患者最好的用药方案,才是真正有益于患者自身的。
相关热文推荐:国内哪里可以买到博舒替尼药片?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12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3341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