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以下是关于帕唑帕尼的推荐用法与用量的简要指导,具体用药方案应始终遵循主治医生的指示,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成人肾细胞癌常用剂量为每日口服800mg,每日1次,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反应时停药。
该剂量对应的适应症包括:晚期肾细胞癌(AdvancedRCC);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AdvancedSoftTissueSarcoma,STS)。
成人软组织肉瘤常用剂量与肾细胞癌一致,为每日口服800mg,每日1次,用药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时停药。
其适应症同样包括:晚期肾细胞癌(AdvancedRCC);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AdvancedSTS)。
针对肾功能损伤患者,剂量调整需根据损伤程度区分:轻至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帕唑帕尼剂量;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目前尚无足够数据支持明确的剂量调整方案,需谨慎评估。
肝功能损伤患者的剂量调整需结合具体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损伤程度判断:
轻度肝功能损伤患者,若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情况1:总胆红素≤正常上限(ULN)且ALT>正常上限;情况2:总胆红素>正常上限1至1.5倍且ALT处于任意水平),无需调整剂量;
中度或特定类型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若为中度损伤(总胆红素>正常上限1.5至3倍且ALT任意水平),或为第一类重度损伤(总胆红素>正常上限2倍且ALT任意水平),建议优先考虑使用其他替代药物,若无法替代,可将剂量调整为每日口服200mg;
第二类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总胆红素>正常上限3倍且ALT任意水平),不推荐使用帕唑帕尼。
当用药期间出现肝毒性反应时,需按以下方案调整剂量:
若仅出现孤立性ALT升高(数值介于正常上限3至8倍之间),可继续维持治疗,但需每周监测肝功能,直至ALT降至1级(轻度)或恢复至用药前的基线水平;
若孤立性ALT升高超过正常上限8倍,需暂停治疗,待ALT降至1级或基线水平后再评估:若判断用药获益大于肝毒性风险,可重新启动治疗,剂量不超过每日400mg,且重启后8周内需每周检测血清肝功能;若减量后再次出现ALT>正常上限3倍的情况,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若ALT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同时伴随胆红素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倍,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并持续监测肝功能直至指标恢复正常;若患者仅存在轻度间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如吉尔伯特综合征),且同时出现ALT>正常上限3倍,可按“孤立性ALT升高”的相关建议处理。
根据治疗疾病类型不同,帕唑帕尼的推荐减量方案存在差异:
针对肾细胞癌患者,第一次减量时剂量调整为每日口服400mg,第二次减量时调整为每日口服200mg;
针对软组织肉瘤患者,第一次减量时剂量调整为每日口服600mg,第二次减量时调整为每日口服400mg。
需注意,若患者无法耐受第二次减量后的剂量,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用药期间出现不同类型不良反应时,需按不良反应分级采取对应措施: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若出现有症状的反应或达到3级,需暂停治疗,待症状改善至3级以下后,根据临床医生判断决定是否重启治疗;若反应达到4级,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出血事件:若为2级出血,需暂停治疗,待症状改善至1级或以下后,以减量后的剂量重启治疗;若减量并暂停治疗后再次出现2级出血,需永久停药;若出血达到3级或4级,直接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动脉血栓事件:无论发生何种分级的动脉血栓事件,均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静脉血栓事件:若为3级静脉血栓,需暂停治疗,若血栓经治疗控制至少1周,可按原剂量重启治疗;若达到4级,需永久停药。
血栓性微血管病:无论分级如何,一旦发生血栓性微血管病,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胃肠道穿孔:任何分级的胃肠道穿孔均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胃肠道瘘:若为2级或3级胃肠道瘘,需暂停治疗,后续是否重启治疗根据临床判断决定;若达到4级,需永久停药。
间质性肺病(ILD)/肺炎:无论分级,发生此类不良反应后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任何分级的PRES均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高血压:若为2级或3级高血压,需减少帕唑帕尼剂量,并启动或调整降压治疗;若经减量及降压治疗后,高血压仍维持在3级,需永久停药;若达到4级高血压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需直接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蛋白尿:若24小时尿蛋白量≥3g,需暂停治疗,待尿蛋白改善至1级或以下后,以减量剂量重启治疗;若24小时尿蛋白量未从≥3g改善,或减量后再次出现该情况,需永久停药;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同样需永久停用帕唑帕尼。
应避免将帕唑帕尼与强效CYP4503A4抑制剂合用;若无法避免合用,可优先考虑更换为其他无相关相互作用的药物,若无法更换,需将帕唑帕尼剂量调整为每日口服400mg。
需避免帕唑帕尼与强效CYP4503A4诱导剂合用,建议选择无酶诱导作用或酶诱导作用极弱的替代药物;若患者无法避免长期使用强效CYP4503A4诱导剂,则不推荐使用帕唑帕尼。
应避免帕唑帕尼与抑酸药合用;若无法避免,可考虑用短效抗酸药替代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且短效抗酸药与帕唑帕尼的服用时间需间隔数小时,以减少对帕唑帕尼吸收的影响。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1月25日,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BasicSearch.process&ApplNo=022465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