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巯嘌呤片最早由美国Stason Pharmaceuticals INC公司研发。在中国,也有多家药企获得了巯嘌呤片的生产批文,如陕西兴邦药业。
巯嘌呤片于1953年9月11日在美国上市销售,商品名为PURINETHOL,规格为50mg片剂。在中国,巯嘌呤片的生产供应曾一度紧张,甚至出现过断供的情况。但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生产企业的努力,目前市场供应已相对稳定。巯嘌呤片已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这意味着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可以享受一定的医保报销政策,从而减轻经济负担。
巯嘌呤片,化学名为6-嘌呤硫醇-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抑制剂,属于硫代嘌呤类药物。该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机制,在医疗领域,特别是血液疾病的治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通用名:巯嘌呤片
商品名:Puri-nethol
全部名称:巯嘌呤片,巯基嘌呤,Puri-nethol,6-MP,Xaluprine,Mercaptopurin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炎、腹泻,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少见。
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1.对诊断的干扰:白血病时有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在服本品时则破坏更多,致使血液及尿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严重者可产生尿酸盐肾结石;
2.下列情况应慎用:骨髓已有显著的抑制现象,(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显著降低)或出现相应的严重感染或明显的出血倾向;肝功能损害、胆道疾患者、有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者;4~6周内已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或放射治疗者;
3.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每周应随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1~2次,对血细胞在短期内急骤下降者,应每日观察血象。
遮光,密封保存
巯嘌呤片为嘌呤类拮抗剂,它的细胞毒作用涉及多种机制,即干预嘌呤的生物合成、核苷酸的相互转化、DNA和RNA合成、染色体复制以及糖蛋白的合成等生化过程。本品的作用有明显的细胞周期特异性,对S期细胞最有效。
巯嘌呤片是用于控制白血病的有效药物。巯嘌呤片效果好,针对性治疗的作用强。巯嘌呤片能够抑制复杂的嘌呤间的相互转变,即能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腺嘌呤核苷酸及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当然过程,同时还能够减少了生物合成DNA所必需的脱氧三磷酸腺苷,导致肿瘤细胞不能增殖,有效帮助抑制病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DRUGS、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12月29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0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