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TFV的前体药物,其消化道吸收的方式和TDF一样,以原型的方式,在消化道上皮细胞,胞内外浓度差的影响下,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今天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治疗乙肝疗效怎么样呢?
(一)疗效。
一组比较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和TDF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第96周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三期临床研究:研究以2:1的比例随机化分组,分别接受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25mg每天一次和TDF 300mg 每天一次,主要终点是第48周HBV DNA <29 IU / mL患者比例非劣于TDF(10%临界值; 95%CI的方法),次要终点是第96周HBV DNA <29 IU / mL患者比例、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血清学转换情况,病毒学突破或病毒血症停药患者进行pol/RT深度测序。
结果显示,在整个96周里面,两组的抗病毒学曲线保持高度的一致(96周时HBV DNA<29IUmL的患者比例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组中为73%,TDF组中为75%);96周时HBeAg消失率和血清转换率相似,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在96周时,无论是按照中心试验室还是AASLD实验室标准,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组的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TDF组。也就是说,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与TDF相比较,在抑制病毒和e抗原血清学转换上呈平手,而在降低转氨酶上略占上风。
(二)耐药性。一直以来,核苷(酸)类似物的易耐药性是令所有肝病医生头痛的事,可喜的是在其三期临床研究中,截止96周结束,未见耐药病例产生,这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一大优势。
(三)安全性。对TDF来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长期应用后出现的低磷性骨病和肾功能不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DF的应用,那么新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在这方便有什么突破呢?在上述的三期临床研究中同样进行了比较:骨骼安全性通过髋部和脊柱BMD的%变化及骨转换的血清标志物来评价,肾脏安全性通过sCr的改变,eGFR的改变以及肾小管蛋白尿的定量标志物来评价。研究表明,无论是对骨还是肾脏,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影响均较小,显著优于前辈TDF,不得不承认,这又是它独到的一大优势。
以上就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治疗效果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