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在NSCLC(尤其是腺癌)中,一些致癌突变,例如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ROS1重排和BRAF V600E等突变的相关研究已较成熟。靶向这些突变有助于治疗决策和患者临床管理,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克唑替尼(Crizotinib、赛可瑞、Xalkori)是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重排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ALK突变大约占4%-5%。ROS1重排在2007年被首次报道,NSCLC患者中ROS1重排的发生率为1%-2%,没有EGFR突变和ALK重排的NSCLC患者中为5%。与ALK重排类似,ROS1重排常见于年轻人群、非吸烟者和组织学腺癌患者。ROS1是胰岛素受体家族中酪氨酸激酶的受体。ALK和ROS1重排蛋白的激酶结构域是高度同源的,在ATP结合位点内具有77%的氨基酸同一性。因此,人们认为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对ROS1重排NSCLC患者有效。基于先前多中心研究中观察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稳健数据,推荐克唑替尼用于治疗具有ROS1重排的NSCLC患者。美国和中国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批准克唑替尼用于治疗ROS1重排晚期NSCLC患者。
新一代测序(NGS)具有检测和发现特异性和新型ROS1融合配偶体、ROS1重排频率、肿瘤突变负荷和其他伴随突变的的能力。今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version 1.2018)将NGS作为检测ROS1融合的标准方法。研究人员进行了这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以验证克唑替尼在NGS鉴定的ROS1重排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有效性,并探索潜在遗传或临床影响因素的影响。
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共有1466名靶向NGS检测结果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参加了这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22名患者通过NGS检测到ROS1重排,其中19名在临床过程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见上表)。评估了克唑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分析了伴随突变、脑转移和融合突变。
NGS检测样本为肿瘤组织(n=19)、恶性胸腔积液(n=1)和血浆(n=1)。根据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第8版)的分期系统进行病理诊断和分期。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组织学类型和分期等等。从克唑替尼给药第一天到肿瘤进展或死亡为无进展生存期(PFS)。
ROS1重排发生率(n=22)
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ROS1重排的发生率为1.5%(22/1466)。检测到10个ROS1融合伴侣,最常见的突变是CD74,占50%(22个中的11个)。发现5名患者携带双重ROS1融合伴侣,23%的患者(22名中的5名)同时发现:TP53和PIK3CA和mTOR突变、TP53和CDKN2A突变、TP53和BRCA2突变、ALK错义突变(p.R311H)和MET扩增。在22名ROS1重排NSCLC患者中,20例患者诊断为IV期,19例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平均随访期为16个月。克唑替尼治疗患者中的总反应率(ORR)为8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13.6个月。结果显示,只有ROS1重排的NSCLC患者PFS比携带伴随突变的患者更长(15.5 vs 8.5个月,P=0.0213)。本研究中没有新发生的不耐受不良事件。
结论: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克唑替尼对NGS鉴定ROS1重排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常有效,并且该数据与先前荧光原位杂交/实时PCR用于ROS1诊断的临床试验一致。伴随突变可能并不罕见,并可能使ROS1重排NSCLC患者中克唑替尼的PFS缩短。
关于肺癌药物的信息,详询医伴旅。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3年09月07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