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犹他州研究人员的数据,男性甲状腺癌幸存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比女性患者高出近50%。研究人员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报道,一些甲状腺癌患者可能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他们建议,甲状腺癌幸存者应评估和监测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的特定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接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癌症诊断时远端转移及较高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可能与甲状腺癌幸存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美国犹他州盐湖城Huntsman癌症研究所的Jihye Park表示:“我们观察到,男性甲状腺癌幸存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女性高出50%,而肥胖甲状腺癌幸存者的风险高41%。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也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5%。“
Jihye Park和她的同事使用美国犹他州人口数据库,调查甲状腺癌幸存者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和心血管疾病结果之间的关联。他们指出,尽管已知甲状腺癌幸存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但很少有研究检查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基线特征。
研究人员确定了1997年至2012年间诊断出的3822名原发性甲状腺癌幸存者。他们检查了这些患者的病历,调查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结果。他们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癌症分期和性别与甲状腺癌诊断后1-5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
他们还发现,甲状腺癌诊断后1-5年,基线体重指数(BMI)、基线合并症和TSH抑制治疗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
该研究表明,与正常BMI、在诊断出癌症时较年轻、1997年至1999年间诊断患有癌症的女性患者相比,男性、超重或肥胖、年龄较大、2005年后确诊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Jihye Park表示:“与接受手术的患者相比,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我们希望,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患者和临床医生确定甲状腺癌幸存者中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我们也希望高危人群能够监测和筛查心血管疾病,以便及时发现和更好的预防性护理。“
Jihye Park认为,现今癌症幸存者寿命较长,因此他们需要意识到癌症治疗和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长期风险增加。她强调,甲状腺癌幸存者是临床医生关注长期后果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甲状腺癌通常在年轻时确诊,美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为98%。
仑伐替尼(Lenvanix,Lenvatinib,又译为:乐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剂。
2015年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仑伐替尼(Lenvanix)用于治疗侵袭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碧康制药生产的Lenvanix是仑伐替尼在全球的首仿药,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政府监管机构批准合法生产的仿制药,了解更多关于仑伐替尼(Lenvanix)的信息,请咨询医伴旅。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