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TOP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的详细说明书: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注意事项等

作者
郭药师
阅读量:19
2025-10-11 14:55

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卡替拉韦(Cabotegravir)在国内上市,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用,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适应症

1、HIV感染的治疗

卡替拉韦片剂(商品名:Vocabria)与利匹韦林联合使用,用于短期治疗成人和≥12岁、体重≥35公斤的HIV-1感染者和青少年,这些患者需病毒学抑制(HIV-1 RNA<50拷贝/mL)、正在接受稳定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无治疗失败史,并且对卡博特韦或利匹韦林无已知或疑似耐药性。

卡替拉韦与利匹韦林联合用于口服导入给药,旨在评估患者对卡博特韦和利匹韦林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肠外给药方案的耐受性;也可与利匹韦林联合用于口服治疗,适用于计划错过卡博特韦/利匹韦林注射剂量的患者。

2、HIV-1感染的暴露前预防

卡替拉韦口服片(商品名:Vocabria)用于有风险的成人和体重至少35公斤的青少年,进行短期暴露前预防,以降低通过性途径获得HIV-1感染的风险。该药口服用于在肠外注射卡博特韦之前评估耐受性,也适用于计划错过卡博特韦注射剂量的患者。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用法用量

1、治疗前筛查

在开始使用卡替拉韦进行HIV-1暴露前预防时,应立即确认HIV-1检测结果为阴性。

2、患者监测

在每次为HIV-1暴露前预防进行肌内注射前,应进行HIV-1感染筛查。抗原/抗体特异性检测的阴性结果应通过RNA特异性检测确认。

定期监测肝功能测试(即AST、ALT),在暴露前预防的预定给药访视期间,评估患者对处方治疗的依从性。

3、给药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以片剂形式口服给药,与利匹韦林(商品名:Edurant)联合每日口服一次,每日同一时间随餐服用。

4、剂量

(1)、儿科患者

HIV感染的治疗

口服给药以评估耐受性:推荐年龄≥12岁且体重≥35公斤的患者每日口服卡博特韦30毫克联合口服利匹韦林25毫克,持续约1个月(至少28天)。

口服给药以替代计划错过的注射(每月方案):如果患者计划错过每月预定剂量的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超过7天,则每日口服卡替拉韦30毫克联合口服利匹韦林25毫克,最多持续2个月,以替代错过的注射访视。对于口服治疗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情况,推荐使用替代口服方案。

口服给药以替代计划错过的注射(2个月方案):如果患者计划错过预定剂量的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超过7天,则每日口服卡替拉韦30毫克联合口服利匹韦林25毫克,最多持续2个月,以替代1次错过的每两个月预定注射。

HIV-1感染的暴露前预防

口服给药以评估耐受性:对于有风险且体重≥35公斤的青少年,每日口服卡替拉韦30毫克,持续约1个月(至少28天)。口服导入后,在口服导入的最后一天或之后3天内开始卡博特韦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的起始注射。

给药以替代计划错过的注射(2个月方案):如果有风险且体重≥35公斤的青少年计划错过预定剂量的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超过7天,则每日口服一次卡替拉韦30毫克以替代每两个月的注射。

(2)、成人

HIV感染的治疗

口服给药以评估耐受性:每日一次口服卡博特韦30毫克联合口服卡替拉韦25毫克,持续约1个月(至少28天)。

口服给药以替代计划错过的注射(每月方案):如果患者计划错过每月预定剂量的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超过7天,则每日口服卡替拉韦30毫克联合口服利匹韦林25毫克,最多持续2个月,以替代错过的注射访视。对于口服治疗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情况,推荐使用替代口服方案。

口服给药以替代计划错过的注射(2个月方案):如果患者计划错过预定剂量的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超过7天,则每日口服卡替拉韦30毫克联合口服利匹韦林25毫克,最多持续2个月,以替代1次错过的每两个月预定注射。

HIV-1感染的暴露前预防

口服给药以评估耐受性:推荐用于预防HIV感染的卡替拉韦剂量为每日30毫克,持续约1个月(至少28天)。口服导入后,在口服导入的最后一天或之后3天内开始卡替拉韦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的起始注射。

给药以替代计划错过的注射(2个月方案):如果患者计划错过预定剂量的卡替拉韦和利匹韦林延长释放注射混悬液超过7天,则每日口服卡替拉韦30毫克,最多持续2个月,以替代1次错过的每两个月预定注射。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特殊人群剂量调整

1、肝功能不全

根据口服卡博特韦的临床研究,轻度或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级)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未知。

2、肾功能不全

轻度至中度(Clcr 30至<90 mL/分钟)或严重肾功能不全(Clcr <30 mL/分钟)患者,口服卡替拉韦无需调整剂量。

终末期肾病(Clcr <15 mL/分钟)对口服卡替拉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未知。

3、老年用药

对老年患者给药时应谨慎。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禁忌症

1、对卡替拉韦(Cabotegravir)有既往超敏反应史。

2、禁止与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或利福喷汀联合使用;由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的酶诱导作用,可能导致卡博特韦血浆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可能丧失病毒学应答。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注意事项

1、在未确诊的HIV-1感染情况下使用卡替拉韦进行暴露前预防的潜在耐药风险

在使用口服卡替拉韦之前以及每次用药时,应对患者进行HIV-1感染检测,使用经FDA批准或认可用于诊断急性或原发性HIV-1感染的检测方法。除非确认感染状态为阴性,否则不要开始使用卡博特韦延长释放注射剂进行HIV-1暴露前预防。在接收卡博特韦延长释放注射剂进行暴露前预防期间感染HIV-1的个体必须过渡到完整的HIV-1治疗方案。

对于持续存在HIV-1感染风险的个体,在停用卡替拉韦后应考虑其他形式的暴露前预防。

2、超敏反应

已有严重或重度超敏反应的报告,包括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保持警惕,如果怀疑发生超敏反应,应停用该药。

如果出现超敏反应体征或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严重皮疹,或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疲劳、肌肉或关节疼痛、水泡、粘膜受累(口腔水泡或病变)、结膜炎、面部水肿、肝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立即停用卡替拉韦。监测患者,包括获取肝氨基转移酶,并开始适当治疗。

3、当卡替拉韦用于HIV-1暴露前预防时,降低HIV-1感染风险的综合管理

将卡替拉韦用于HIV-1暴露前预防作为综合预防策略的一部分,包括坚持给药计划和安全性行为实践,以降低性传播感染的风险。

卡替拉韦并非总能有效预防HIV-1感染。从开始使用卡替拉韦进行HIV-1暴露前预防到获得最大保护作用的时间未知。

咨询未感染HIV-1的患者严格遵守推荐的给药和检测计划,以降低感染HIV-1和潜在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4、肝毒性

在接受卡替拉韦治疗的患者中,无论是否有已知的预先存在的肝脏疾病或可识别的风险因素,均有肝毒性的报告。

治疗前已有肝脏疾病或转氨酶显著升高的患者,可能面临转氨酶恶化或升高的更高风险。

监测肝功能化学指标,如果怀疑出现肝毒性,则停止卡替拉韦治疗。

5、抑郁障碍

有报告显示,在使用卡替拉韦治疗HIV-1感染或用于HIV-1暴露前预防时出现抑郁障碍(包括情绪低落、抑郁、情绪改变、情绪波动、持续性抑郁障碍、自杀意念/自杀企图)。

及时评估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以确定症状是否与卡替拉韦相关,并确定继续治疗的风险是否大于益处。

6、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病毒学应答丧失的风险

卡替拉韦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已知或潜在的重大药物相互作用,其中一些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卡替拉韦病毒学应答丧失以及可能的病毒耐药性发展。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特殊人群用药

1、妊娠期

关于口服卡替拉韦在孕妇中使用的数据不足,无法确定其与出生缺陷或流产相关的风险。尚无关于在妊娠期使用卡替拉韦治疗HIV-1感染的数据,因此不推荐将该药作为孕妇或有生育潜力且试图怀孕的女性的完整治疗方案。

2、哺乳期

尚不清楚卡替拉韦是否会分泌到人乳中,但该药会分泌到动物乳汁中。当药物存在于动物乳汁中时,很可能也存在于人乳中。

尚不清楚卡替拉韦是否影响人乳分泌或对母乳喂养的婴儿产生影响,建议接受此治疗的女性仅在预期获益大于对婴儿的潜在风险时进行母乳喂养。

3、儿科用药

对于年龄<12岁或体重<35公斤的儿科患者,口服卡替拉韦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尚未确定。

4、老年用药

口服卡替拉韦的临床试验未纳入足够数量的≥65岁患者,无法确定他们的反应是否与年轻受试者不同。通常,对老年患者用药时应谨慎。

5、肾功能不全

轻度或中度(Clcr 30 mL/分钟至<90 mL/分钟)肾功能不全患者,口服卡替拉韦无需调整剂量。

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Clcr <30 mL/分钟)的患者,口服卡替拉韦无需调整剂量。

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Clcr 15至<30 mL/分钟)或终末期肾病(Clcr <15 mL/分钟)的患者,建议增加对不良反应的监测。

终末期肾病(<15 mL/分钟)对卡替拉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未知,透析预计不会改变卡替拉韦的暴露量。

6、肝功能不全

轻度或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口服卡替拉韦无需调整剂量。

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级)对口服卡替拉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未知。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常见不良反应

在接受口服卡替拉韦的HIV感染患者中报告的最常见不良反应(至少3例):疲劳、头痛、腹泻、恶心、头晕、异常梦境、焦虑、失眠、腹部不适、腹胀、乏力。

在接受口服卡替拉韦的未感染HIV患者中报告的最常见不良反应(≥1%):头痛、腹泻、恶心、头晕、上呼吸道感染、嗜睡、疲劳、异常梦境、腹痛。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药物相互作用

1、含多价阳离子的抗酸制剂(例如,氢氧化铝或镁,碳酸钙):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卡替拉韦吸收减少。应在服用口服卡替拉韦前至少2小时或后至少4小时服用含多价阳离子的药物或制剂。

2、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可能因UGT1A1酶诱导作用导致卡替拉韦血浆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可能导致卡替拉韦疗效丧失。禁止卡替拉韦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

3、利福平:可能因UGT1A1酶诱导作用导致卡替拉韦血浆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可能导致疗效丧失,禁止同时使用。

4、利福喷汀:可能因UGT1A1酶诱导作用导致卡替拉韦血浆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可能导致疗效丧失,禁止同时使用。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药代动力学

1、吸收

卡博特韦片剂:约在给药后3小时达到峰血浆浓度。

2、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9.8%。

3、代谢

主要通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代谢。

4、消除途径

卡博特韦通过粪便(59%)和尿液(27%)消除,卡博特韦片剂半衰期约41小时。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作用机制

卡替拉韦是一种HIV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它抑制HIV整合酶的活性,该酶将HIV 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抑制整合酶可阻止病毒感染的传播。

在体外和体内对HIV-1具有活性,已在体外产生对卡博特韦耐药的HIV-1,并且在卡博特韦治疗期间已出现耐药。已有卡替拉韦与其他INSTIs(例如,艾维雷韦、拉替拉韦)之间交叉耐药性的报告。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储存

口服卡替拉韦(Cabotegravir)储存在30°C以下。

温馨提示

1、对于接受卡替拉韦进行HIV-1暴露前预防的患者:告知患者,使用卡替拉韦作为HIV-1暴露前预防方案的一部分并非总能有效预防HIV-1,且从开始治疗到获得最大保护作用的时间未知。

2、对于接受卡替拉韦进行HIV-1暴露前预防的患者:告知个体并支持他们努力减少性风险行为和使用其他预防措施(例如,了解伴侣的HIV-1状况、进行性传播感染检测、使用安全套)。

参考资料: https://www.drugs.com/monograph/cabotegravir.html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卡替拉韦(Cabotegravir)
药品别称
卡替拉韦、卡博特韦、Cabotegravir、Vocabria
适应人群
适用于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kg的HIV-1感染或有HIV-1感染风险的成人...[ 详情 ]
微信扫码
免费询价
药品知识
药品信息
相关药物
临床招募
新药免费用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医伴旅公众号
扫一扫 添加企业微信
做您身边的贴心健康咨询管家
医伴旅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 有问必答
了解医药信息 关注临床动态
最新药品信息
新上药品信息
在线留言
注:医伴旅尽快与您联系,我们承诺严格保护您的隐私
点击提交
医伴旅是一家专业从事跨国医疗咨询的公司,本着“健康至上,医疗全球化”的理念, 公司将O2O的概念引入跨境医疗服务行业,专注为中国患者寻找全球优质医疗资源,让国内患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联系我们 :24小时客服在线
400-001-2811
关于我们
邮箱 : service@1blv.com
医伴旅公众号
医伴旅医学顾问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