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阿米吡啶(商品名:FIRDAPSE®)是由美国Catalyst Pharmaceuticals公司研发的电压门控钾通道阻滞剂,2018年经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针对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的靶向疗法。
LEM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因抗电压门控钙通道抗体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反射减退。阿米吡啶通过特异性阻断神经元钾通道,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促进钙离子内流及乙酰胆碱释放,从而显著改善肌力与生活质量。
目前,阿米吡啶已在美、欧、日等30余个国家获批,并被纳入美国罕见病药物保障体系。临床研究显示,持续用药患者肌力评分(QMG)恶化风险降低75%,成为LEMS标准治疗的核心方案。
在国内,阿米吡啶尚未通过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审批,且未进入医保目录。阿米吡啶的全球应用不仅填补了治疗空白,更推动了罕见病药物研发范式,为同类神经传导障碍疾病提供了机制创新参考。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点击下方“马上提问”按钮,将会有医伴旅客服人员,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答疑。
阿米吡啶(Amifampridine)属于电压门控钾通道靶向调节剂,通过特异性阻断神经元膜上的Kv通道,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从而增强突触前膜钙离子内流,促进乙酰胆碱囊泡释放。
该机制可有效逆转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患者的神经肌肉传导缺陷,显著改善肌无力、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直立性低血压、瞳孔调节障碍)及腱反射减退,同时规避传统甲状腺激素撤药引发的代谢失衡风险,为需长期维持治疗或无法耐受撤药副作用的患者提供精准化解决方案。
通用名称:阿米吡啶磷酸盐
商品名称:FIRDAPSE®
其他名称:amifampridine
神经元电压门控钾通道(Kv1家族,主要亚型Kv1.1/1.2)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
核心治疗价值:
缓解近端肌群进行性无力(如爬楼困难、抬头无力)
改善自主神经症状(口干、便秘、排尿障碍)
恢复深反射(如膝跳反射、踝反射)
目标人群:
6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LEMS患者(涵盖自身免疫型及副肿瘤型亚组)
需排除合并癫痫病史或对氨基吡啶类过敏者
剂型:片剂(口服)
规格:10 mg/片
物理特性:
外观:白色至类白色圆形双凸片,非刻痕面压印“CATALYST”,刻痕面标识“211/10”
分剂量设计:沿刻痕可精准分割为5 mg半片
活性成分:阿米吡啶磷酸盐(C5H7N3·H3PO4),分子量207.1,pH 4.4(1%水溶液)
辅料体系:硬脂酸钙、胶态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
1、标准剂量阶梯
成人及≥45 kg儿童
起始:15–30 mg/日,分3–5次口服
递增:每3–4日上调5 mg,直至最佳疗效(单次≤20 mg,日极量100 mg)
<45 kg儿童
起始:5–15 mg/日,分3–5次口服
递增:每3–4日上调2.5 mg,直至最佳疗效(单次≤10 mg,日极量50 mg)
2、特殊病理状态调整
肝/肾功能不全(CLcr 15–90 mL/min):起始剂量降至成人15 mg/日或儿童5 mg/日
NAT2慢代谢表型:基因检测确认者需减量50%起始
鼻饲或吞咽障碍:无菌水配制1 mg/mL混悬液(每片+10 mL水,振荡30秒),24小时内冷藏使用
1、高频反应(≥10%)
感觉异常(62%,口周/肢端针刺感)
上呼吸道感染(33%,鼻咽炎为主)
胃肠道紊乱(腹痛14%、腹泻14%、恶心14%)
2、中低频反应(1–10%)
神经肌肉:头痛(14%)、眩晕(10%)、肌痉挛(12%)
心血管:高血压(12%,收缩压升高≥20 mmHg)
检验异常:ALT/AST升高(14%)、CPK轻度上升
3、严重风险事件
癫痫发作(2%,多发生于联用降低阈值药物时)
类过敏反应(速发型荨麻疹、喉头水肿,需肾上腺素干预)
4、风险管控要点
癫痫预警系统
基线脑电图筛查高风险个体(如脑外伤史)
用药首月每周随访,后续每3月评估神经症状
肝肾代谢监测
中重度肾损(eGFR<30)及Child-Pugh C级肝损者每月检测肌酐/ALT
药物协同管理
绝对禁忌联用:氟喹诺酮类、曲马多、安非他酮
谨慎联用:SSRIs(需ECG监测QT间期)
妊娠期
大鼠胚胎毒性实验显示胎仔死亡率上升(75 mg/kg组),人类数据有限,需加入妊娠登记(官网www.firdapsepregnancystudy.com)
哺乳期
大鼠乳汁/血浆浓度比≈1.0,建议治疗期间暂停母乳喂养
儿童群体
≥6岁药代模型验证有效,但需监测体重动态(2例长期用药出现生长迟滞)
老年群体
起始剂量减半(7.5 mg/日),重点关注体位性低血压及跌倒风险
癫痫病史(包括热性惊厥及酒精戒断性发作)
对氨基吡啶结构药物(如达普司他)存在超敏反应
1、癫痫阈值协同降低
高风险:哌替啶、氯胺酮、锂剂(癫痫风险叠加)
中风险:β-内酰胺类抗生素(惊厥阈值下降)
2、胆碱能效应增强
新斯的明(重症肌无力联用可致胆碱能危象)
石杉碱甲(认知障碍患者联用加重胃肠道反应)
1、毒性表现
神经毒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模糊
心血管:室上性心动过速(个案报道360 mg/日致心脏骤停)
2、急救流程
即刻洗胃+活性炭吸附(1小时内)
苯二氮䓬类控制癫痫(劳拉西泮静脉推注)
持续心电监护(关注QTc延长及T波改变)
吸收动力学
Tmax 20–60分钟,生物利用度92%,食物无影响
代谢通路
NAT2介导乙酰化(慢代谢者Cmax↑3.5倍,AUC↑9倍)
主要代谢物3-N-乙酰阿米吡啶(无活性)
排泄途径
93%经肾排泄(原形药占比<5%)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半衰期延长至6.2小时
原研片剂:常温(20–25°C)避光保存,开封后干燥剂防潮
临时混悬液:2–8°C直立冷藏,禁止冷冻,配制后24小时内失效
BioMarin Pharmaceutical(拜玛林制药公司)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DRUGS、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5月30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