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罗非尼(vemurafenib)是一款由美国罗氏Plexxikon公司研发的抗癌靶向药物,是一个医学包含活性物质。威罗非尼为ATP竞争性及可逆性BRAF抑制剂,可有效抑制BRAF V600突变体,对携有BRAF V600突变体的黑素瘤细胞株的IC50为60~450nmol/L。威罗非尼通过抑制BRAF,阻断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致癌基因活性,从而遏制失控的肿瘤细胞分裂,提示威罗非尼并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增殖。
威罗非尼治疗效果如何呢?
Trial 3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双队列试验。患者被要求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0.5cm或以上的脑损伤,磁共振造影增强且之前没有接受过BRAF或MEK抑制剂治疗。所有患者每次口服960mg威罗非尼,每日两次,直到病情恶化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
A组患者既往未接受过局部脑转移治疗。B组患者至少接受过一次局部治疗(手术切除、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对患者进行随访,直至死亡、疾病进展、停药或治疗长达24个月。
本次试验主要的疗效观察指标是总体反应率(ORR),次要疗效观察指标为持续反应时间(DOR)。
共146例患者(A组90人;B组56人)入选。 A组患者中位年龄56岁,62%为男性,47%基线ECOG评分为0,57%的患者在基线时LDH(乳酸脱氢酶)值升高,20%的患者接受过一种或多种系统性方案治疗转移性疾病。
在B组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岁,61%为男性,38%的患者基线ECOG评分为0,55%的患者在基线时LDH值升高,39%的患者接受过一种或多种系统性方案治疗转移性疾病。所有参与Trial 3的患者,其种族均为白人。
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A组 VS B组)的最佳ORR为18% VS 18%,CR为2% VS 0%,PR为16% VS 18%,中位DOR为4.6个月 VS 6.6个月。
使用威罗非尼治疗出现的<10%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病变:掌跖红斑感觉异常综合征、毛发角化病、脂膜炎、结节性红斑、史蒂芬强森症候群、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关节炎、杜普伊特伦挛缩。眼睛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疾病:血管炎。心脏疾病:房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0年5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