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派地酸(Nilemdo)可引起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肌腱断裂等,用药期间需要注意。
贝派地酸通过抑制肾小管OAT2转运蛋白,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临床研究显示约26%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高尿酸血症,3.5%报告为临床不良反应。
高尿酸血症通常在治疗4周内出现,并持续整个用药期,停药后可恢复。痛风发生率在原发性高脂血症试验中为1.5%,心血管结局试验中为3.2%。
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如出现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贝派地酸可能增加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风险,多见于肩部、二头肌或跟腱。
风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用皮质类固醇或氟喹诺酮类药物、肾功能不全或有肌腱病史,发生率在临床试验中为0.5%–1.2%,高于安慰剂组。
(1)、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可能轻度上升。
(2)、血液学指标: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下降,血小板计数升高。
(3)、肝酶升高:AST/ALT可能轻度升高,多数为暂时性、无症状。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辛伐他汀:禁止与>20mg的辛伐他汀合用,因其血药浓度可升高约2倍,增加肌病风险。
(2)、普伐他汀:禁止与>40mg的普伐他汀合用,血药浓度同样显著升高。
(3)、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血药浓度轻度升高,通常无需调整剂量。
(1)、丙磺舒:可轻度升高贝派地酸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但无临床意义。
(2)、依折麦布:血药浓度轻度升高,不影响用药。
(3)、华法林、二甲双胍、口服避孕药:未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1)、吸收:口服后达峰时间中位数为3.5小时,食物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2)、分布:表观分布容积为18L,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以上,不易进入血细胞。
(1)、代谢:主要经酰基葡萄糖醛酸化代谢,部分转化为活性代谢物ESP15228,后者贡献有限。
(2)、排泄:约70%经尿液排出(主要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30%经粪便排出。原形药物排泄<5%。
(1)、肝肾功能不全:轻中度肝损伤或任何程度肾损伤患者均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损伤患者数据不足,应慎用。
(2)、年龄、性别、种族:未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3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BasicSearch.process&ApplNo=211616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