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马立巴韦(Maribavir)是由日本武田制药(Takeda)研发的一种新型抗巨细胞病毒(CMV)药物,于2021年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对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西多福韦或膦甲酸钠耐药的移植后CMV感染/疾病,适用于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的成人和儿童患者。
在全球范围内,马立巴韦已在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在中国,马立巴韦已获批上市,并且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马立巴韦(Maribavir)是一种选择性抑制人巨细胞病毒(CMV)pUL97蛋白激酶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移植后难治性(伴或不伴基因型耐药)的CMV感染/疾病。其通过独特机制抑制病毒复制,适用于对其他抗CMV药物(如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西多福韦或膦甲酸)治疗无效的患者。
通用名称:马立巴韦、Maribavir
商品名称:Livtencity
人巨细胞病毒(CMV)pUL97蛋白激酶。
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及12岁以上、体重≥35kg的儿科患者移植后难治性(伴或不伴基因型耐药)的CMV感染/疾病,且需对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西多福韦或膦甲酸治疗无效。
适应人群:成人及12岁以上、体重≥35kg的移植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
规格:200mg*28片/盒。
性状:蓝色、椭圆形凸面薄膜衣片,一侧刻有“SHP”,另一侧刻有“620”。
活性成分:马立巴韦
辅料:FD&C蓝1号、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钛、滑石粉。
成人及12岁以上、体重≥35kg患者:每次400mg(2片200mg),每日两次口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与卡马西平合用:马立巴韦剂量增至800mg(4片),每日两次。
与苯妥英或苯巴比妥合用:马立巴韦剂量增至1200mg(6片),每日两次。
口服分散或碾碎片剂:
将规定数量的片剂置于容器中,可碾碎后加入饮用水(未经其他液体测试)制成混悬液。
400mg剂量:2片+30mL水;
800mg剂量:4片+60mL水;
1200mg剂量:6片+90mL水。
轻轻旋摇容器,立即服用混悬液(味苦)。用15mL水冲洗容器并服用,重复一次,确保无残留颗粒。
经鼻胃管(NG)或口胃管(OG)给药(仅限10French及以上管径):
每次仅处理2片:将片剂放入注射器筒,加入30mL饮用水,保留空气间隙,盖帽后摇晃30–45秒至完全分散。取下帽盖,连接导管,立即给药。用同一注射器抽取15mL水冲洗导管,重复直至无残留颗粒。
若剂量超过2片,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全量。
混悬液可在室温下保存最多8小时。
具体您可以阅读马立巴韦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马立巴韦的用法用量。
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包括:味觉障碍(46%)、恶心(21%)、腹泻(19%)、呕吐(14%)、疲劳(12%)。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38%vs37%),以感染和侵染类事件为主。
实验室异常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肌酐升高。
具体您可以阅读马立巴韦完整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马立巴韦的副作用。
马立巴韦可能通过抑制pUL97激酶拮抗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的活化,禁止联合使用。
耐药可能导致治疗期间或停药后4–8周内病毒学复发。需监测CMVDNA水平,若疗效不佳或复发需检测耐药性。
马立巴韦与CYP3A4/P-gp底物(如免疫抑制剂)合用可能升高后者的血药浓度,需频繁监测浓度并调整剂量。避免与强CYP3A4诱导剂(除特定抗惊厥药外)合用。
【孕妇】无人类数据。动物研究中,大鼠胚胎存活率降低(暴露量低于人体推荐剂量时)。妊娠期需权衡利弊使用。
【哺乳期女性】是否经乳汁分泌、对婴儿的影响尚不明确。建议评估哺乳必要性及潜在风险。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12岁以上且体重≥35kg儿童与成人剂量一致。12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建立。
【老年人使用】65岁以上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药代动力学、安全性与年轻患者一致。
【肾功能损害】轻、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无需调整剂量。终末期肾病(包括透析患者)尚未研究。
【肝功能损害】轻、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A/B级)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肝功能损害尚未研究。
尚无明确禁忌症。
禁止合用,因马立巴韦拮抗其抗病毒活性。
强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圣约翰草)可能降低马立巴韦血药浓度,避免合用(抗惊厥药除外)。
马立巴韦为弱CYP3A4抑制剂及P-gp/BCRP抑制剂,可能升高以下药物浓度: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西罗莫司、依维莫司):需频繁监测浓度并调整剂量。
地高辛:监测血药浓度,可能需要减量。
罗苏伐他汀:监测肌病或横纹肌溶解风险。
与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合用时需增加马立巴韦剂量。
酮康唑、抗酸剂、咖啡因、华法林、伏立康唑、右美沙芬、咪达唑仑。
无特异性解毒剂。需监测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马立巴韦蛋白结合率高,透析效果有限。
吸收:中位达峰时间(T~max~)1–3小时,食物轻微降低吸收。
分布:表观分布容积24.9L,血浆蛋白结合率98%,血药比1.37。
代谢:主要经CYP3A4代谢,次要经CYP1A2代谢。
排泄:61%经尿排泄(原形药<2%),14%经粪便排泄(原形药5.7%),半衰期约4.32小时。
特殊人群:年龄、性别、种族、体重、肾功能(轻至重度)、肝功能(轻至中度)不影响药代动力学。
保存于20°C–25°C(68°F–77°F),允许短期暴露于15°C–30°C(59°F–86°F),置于儿童无法接触处。
Takeda(日本武田)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更新于2024年3月,FDA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15596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