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唑来膦酸(Zometa)需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剂量和使用频率根据具体适应症(如高钙血症、骨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而有所不同,通常为每3至4周一次。
在恶性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白蛋白校正血清钙≥12mg/dL[3.0mmol/L])的治疗中,唑来膦酸的推荐最大剂量为4mg。该4mg剂量需以单次静脉输注方式给药,输注时间不少于15分钟。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每次治疗前均应评估血清肌酐。
对于治疗开始前存在轻至中度肾功能损害(血清肌酐<400µmol/L或<4.5mg/dL)的恶性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治疗时无需调整唑来膦酸剂量。
给药前,患者需充分补液。
使用唑来膦酸时,应综合考虑肿瘤诱导性高钙血症的严重程度及症状。作为高钙血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即启动积极的生理盐水补液,并在整个治疗期间努力将尿量维持在每日约2L。对于轻度或无症状高钙血症,可采用保守治疗措施(如生理盐水补液,可联合或不联合袢利尿剂)。治疗期间需持续为患者充分补液,但必须避免补液过量(尤其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低血容量纠正前,不应使用利尿剂治疗。
若初始治疗后血清钙未恢复正常或无法维持正常,可考虑再次给予4mg唑来膦酸。建议两次治疗间隔至少7天,以确保患者对初始剂量充分起效。所有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均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再次给药前必须评估血清肌酐。
对于肌酐清除率(CrCl)>60mL/min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实体瘤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的推荐剂量为4mg,静脉输注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3-4周给药一次。目前尚未明确该药物的最佳治疗疗程。
治疗开始时,针对存在肾功能损害(轻至中度)的患者,唑来膦酸的推荐剂量如下。该剂量设定的目的是使患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肌酐清除率为75mL/min患者的AUC一致。肌酐清除率需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
(注:剂量按目标AUC为0.66(mg・hr/L)计算,对应肌酐清除率=75mL/min时的情况。)
基线肌酐清除率>60mL/min:推荐剂量4mg。
基线肌酐清除率50-60mL/min:推荐剂量3.5mg。
基线肌酐清除率40-49mL/min:推荐剂量3.3mg。
基线肌酐清除率30-39mL/min:推荐剂量3mg。
治疗期间,每次给药前均需检测血清肌酐,若出现肾功能恶化,应暂停治疗。在临床试验中,肾功能恶化的定义如下:
基线肌酐正常的患者:血清肌酐升高0.5mg/dL
基线肌酐异常的患者:血清肌酐升高1.0mg/dL
临床试验中,仅当患者血清肌酐恢复至基线值的10%以内时,才可重新启动唑来膦酸治疗,且重启剂量应与暂停前的剂量一致。
此外,患者还应每日口服500mg钙补充剂,并服用含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复合维生素。
唑来膦酸不得与含钙或其他二价阳离子的输注溶液混合(如乳酸林格氏液),且需作为单独的静脉输注溶液给药,输液管路不得与其他药物共用。
唑来膦酸即用型输注溶液瓶中含有过量药液,可抽取100mL溶液(相当于4mg唑来膦酸)给药。该溶液为即用型,无需进一步制备即可直接给患者输注,且仅限单次使用。
若需为基线肌酐清除率≤60mL/min的患者制备调整后剂量,需按以下步骤操作:从即用型瓶中抽取指定体积的唑来膦酸溶液,并替换为等体积的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USP)或5%葡萄糖注射液(USP);将新制备的剂量调整后溶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操作过程需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抽取后剩余的即用型溶液需妥善丢弃,不得储存或再次使用。
具体抽取与替换体积如下:
若需3.5mg剂量:抽取并丢弃12.0mL唑来膦酸即用型溶液,替换为12.0mL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
若需3.3mg剂量:抽取并丢弃18.0mL唑来膦酸即用型溶液,替换为18.0mL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
若需3.0mg剂量:抽取并丢弃25.0mL唑来膦酸即用型溶液,替换为25.0mL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
若稀释后的溶液未立即使用,为保证微生物安全性,需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给药前需将冷藏溶液平衡至室温。从稀释、冷藏保存到输注结束的总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唑来膦酸4mg/5mL稀释用瓶中含有过量药液,可抽取5mL溶液(相当于4mg唑来膦酸)。需按照无菌技术要求,立即将该4mg/5mL的唑来膦酸溶液稀释于100mL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USP)或5%葡萄糖注射液(USP)中,再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不得将未稀释的4mg/5mL唑来膦酸溶液储存在注射器中,以防误注射。
若需为基线肌酐清除率≤60mL/min的患者制备调整后剂量,需从该稀释用瓶中抽取指定体积的唑来膦酸溶液:
若需3.5mg剂量:抽取4.4mL唑来膦酸4mg/5mL溶液。
若需3.3mg剂量:抽取4.1mL唑来膦酸4mg/5mL溶液。
若需3.0mg剂量:抽取3.8mL唑来膦酸4mg/5mL溶液。
抽取的唑来膦酸溶液(4mg/5mL规格)需稀释于100mL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
若稀释后的溶液未立即使用,为保证微生物安全性,需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给药前需将冷藏溶液平衡至室温。从稀释、冷藏保存到输注结束的总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由于存在发生临床显著性肾功能恶化(可能进展为肾衰竭)的风险,唑来膦酸的单次剂量不得超过4mg,且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在临床试验及上市后监测中,已有患者出现肾功能恶化、进展为肾衰竭并需透析的情况,部分患者甚至在接受4mg(批准剂量)、15分钟输注方案后出现该不良反应,其中不乏首次给药后即发生的案例。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18年12月14日,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1223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