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药品图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索磷布韦(Sofosbuvir)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生产一种的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2013年12月6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
2017年9月,索磷布韦(Sofosbuvir)在中国被批准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成人泛基因型及12岁~18岁青少年基因2型和3型HCV(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并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
索磷布韦(Sofosbuvir)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NS5B聚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活性,阻断病毒复制所需的链延伸,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其活性代谢产物GS-461203可被整合至HCV RNA中,导致链终止。
通用名称:索磷布韦、Sofosbuvir
商品名称:索华迪、Sovaldl
其他名称:吉一代
HCV NS5B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基因1型或4型慢性HCV感染(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需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
基因2型或3型慢性HCV感染(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需联合利巴韦林。
肝细胞癌等待肝移植患者,联合利巴韦林最长治疗48周。
基因2型或3型慢性HCV感染(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联合利巴韦林。
注:不适用于3岁以下儿童、基因5/6型患者或肝移植后患者。
片剂:400mg*28片/瓶;400mg*28片/瓶;
口服颗粒:200mg*28包/盒;150mg*28包/盒;
片剂:
400mg:黄色胶囊形薄膜衣片,刻有“GSI”和“7977”。
200mg:黄色椭圆形薄膜衣片,刻有“GSI”和“200”。
口服颗粒:
200mg/包:白色至类白色颗粒,单剂量包装。
150mg/包:白色至类白色颗粒,单剂量包装。
活性成分:索磷布韦。
辅料(片剂):胶态二氧化硅、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等。
辅料(颗粒):氨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乳糖一水合物等。
每日一次,每次400mg(1片400mg或2片200mg),随餐或不随餐服用。
治疗方案:
基因1/4型: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12周。
基因2型:联用利巴韦林,12周。
基因3型:联用利巴韦林,24周。
剂量按体重调整:
≥35kg:400mg/日(1片400mg或2包200mg颗粒)。
17kg<35kg:200mg/日(1片200mg或1包200mg颗粒)。
<17kg:150mg/日(1包150mg颗粒)。
特殊人群:
严重肾功能不全或终末期肾病(ESRD):无推荐剂量。
联用利巴韦林:疲劳、头痛。
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疲劳、头痛、恶心、失眠、贫血。
儿童:食欲下降。
HBV再激活(可能导致肝衰竭或死亡)。
与胺碘酮联用致症状性心动过缓。
HBV再激活:治疗前需检测HBsAg和抗-HBc,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监测。
胺碘酮联用风险:禁止联用,必要时需心电监护。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P-gp诱导剂(如利福平、圣约翰草)联用。
妊娠禁忌:联用利巴韦林时,孕妇及男性伴侣为孕妇者禁用。
妊娠期:联用利巴韦林时禁用。
哺乳期:避免哺乳。
儿童:≥3岁基因2/3型安全有效。
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
肝/肾功能不全:轻中度无需调整;严重肾损或ESRD无推荐剂量。
联用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时,需遵循这些药物的禁忌症。
禁止联用:胺碘酮、利福平、圣约翰草。
需谨慎联用: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替拉那韦/利托那韦)。
最高单剂1200 mg(3倍推荐剂量)未出现严重毒性。
过量时需监测生命体征,血液透析可清除18%药物。
吸收:达峰时间0.5-2小时,食物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代谢:肝脏转化为活性三磷酸代谢物(GS-461203)。
排泄:主要经肾脏排出(代谢物GS-331007)。
半衰期:索磷布韦0.4小时,GS-331007 27小时。
片剂/颗粒:30°C以下保存,保持原包装密封。
美国吉利德(Gilead Sciences)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2月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204671
[ 免责声明 ]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