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唑帕尼(pazopanib,Votrient是一种口服的具有生物相容性多靶点络氨酸激酶受体拟制剂,其结构中类似ATP部分可以形成与络氨酸激酶受体结合的氢键,然后与ATP竞争性结合胞内络氨酸激酶受体,从而达到拟制ATP优化活化。
目前体外临床前期实验表明,帕唑帕尼可以抑制包括人类乳腺、前列腺、肾、肝、肺和卵巢癌等肿瘤的生长。临床药理分析已经阐述了帕唑帕尼的基本特征。第一阶段的针对癌症晚期患者实验表明,帕唑帕尼治疗的稳态出现在每日一次800mg剂量组。 另一项研究显示,帕唑帕尼在高于40mg/kg的浓度可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些基础研究阐述了帕唑帕尼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除了已经发现的B-RAF靶点外,与帕唑帕尼作用相关的Raf-MEK-ERK信号通路也被证实起到了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针对帕唑帕尼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经展开。
几个二三期临床试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可选择的CAFs,并且提示如IL-6,IL-12,HGF和sVEGFR2与临床疗效有关,并且也可以作为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或者越策符合该治疗方案的适宜患者。
与化疗相比,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案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是一个新的方向。虽然该方法可以拟制原发性肿瘤的生长,但这种方法是否会造成原发性缺氧和促进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生长仍然咋争论。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说明书、DRUGS及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1月25日,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BasicSearch.process&ApplNo=0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