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奥德昔巴特(Bylvay)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状态,因可能出现肝酶升高。
奥德昔巴特存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潜在风险,在临床试验中曾有病例报告,其中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接受肝移植。
开始治疗前必须完成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胆红素、INR),建立参考值。
治疗开始的前6至8个月需频繁监测,之后根据临床指示定期随访。一旦出现有临床意义的肝酶升高或肝炎症状,应立即考虑减量或暂停用药。
腹泻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PFIC患者中可达21%-39%)。
(1)、预防脱水:出现腹泻时,应密切监测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剂量调整:对于持续性腹泻,应中断给药。待症状缓解后,可从低剂量(40mcg/kg/日)重新开始,并尝试逐步加量。
(3)、停药指征:若腹泻严重且持续,且排除了其他病因,应考虑停止治疗。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奥德昔巴特通过抑制胆汁酸重吸收,可能影响维生素A、D、E、K(通过INR反映)的吸收。
(1)、定期监测: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和INR。
(2)、积极补充:一旦诊断缺乏,应立即开始补充相应的维生素。
(3)、评估与干预:若在充分补充后,维生素缺乏仍持续或加重,需评估并考虑永久停药。若出现出血事件,应中断用药并优化维生素K的补充。
如考来烯胺、考来维仑、考来替泊等胆汁酸结合树脂,可在肠道内与奥德昔巴特结合,从而显著降低其吸收,影响疗效,必须将这两种药物的服用时间间隔至少4小时。
(1)、对奥德昔巴特的影响:强P-糖蛋白抑制剂(如伊曲康唑)会使其暴露量增加,但预计无临床显著影响。
(2)、奥德昔巴特对其他药物的影响:对常见的CYP450酶系和转运体均无显著的抑制或诱导作用,因此引发临床相关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
(1)、吸收程度:口服后吸收极微。在推荐剂量下,多数患者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低于定量检测限。
(2)、食物影响:与高脂肪餐或软食(如苹果酱)同服,会进一步降低其血药浓度峰值(Cmax)和暴露量(AUC),并延迟达峰时间,但这些变化被认为不具有临床显著性。因此推荐随餐服用以改善胃肠道耐受性。
(1)、蛋白结合率: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超过99%。
(2)、组织分布:表现为布容积较大,提示其组织分布广泛。
(1)、代谢途径:在体外的代谢率较低。
(2)、排泄途径:是其主要清除方式。约82.9%的给药剂量以原形药物随粪便排出,经尿排泄的比例极低(<0.002%)。
(3)、半衰期:平均消除半衰期较短,约为2.5小时。
参考资料: 日本药监局说明书更新于2025年9月,说明书网址:https://www.info.pmda.go.jp/go/pack/39190A1D1028_1_01/?view=frame&style=XML&lang=ja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