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德昔巴特(Bylvay)可引起肠道出血、肝功能异常、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等副作用,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腹泻:是奥德昔巴特最常见的副作用,在PFIC临床试验中,发生率在21%至39%之间;在ALGS临床试验中,发生率约为29%。
(2)、腹痛与呕吐:在PFIC患者中较为常见,腹痛发生率约13%-16%,呕吐发生率约16%-17%。
这些症状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部分患者可随身体适应而缓解。
(1)、转氨酶升高:用药后可能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
(2)、胆红素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血胆红素水平上升。
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通过INR监测),在PFIC临床试验中,高剂量组(120mcg/kg/日)有约16%的患者出现新发或加重的维生素缺乏。
(1)、体重下降:在ALGS患者中观察到。
(2)、出血倾向:如鼻衄、瘀伤(血肿)、胃肠道出血等,与维生素K吸收不良有关。
(3)、肝胆系统:偶见肝肿大、胆囊结石等。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1)、补充水分:首要任务是预防和纠正脱水,鼓励患者多饮水或口服补液盐。
(2)、调整剂量:若腹泻持续存在,医生可能会建议暂时中断用药。待症状缓解后,通常从低剂量(40mcg/kg/日)重新开始,再尝试逐步加量。
(3)、就医指征:如果出现严重、持续的腹泻,或伴有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口干、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
(1)、定期检查:用药前必须建立肝功能基线值。开始治疗后的前6-8个月需频繁监测(如ALT、AST、胆红素、INR),之后定期复查。
(2)、剂量调整:一旦出现有临床意义的肝酶升高或肝炎症状,医生会考虑降低剂量或暂停用药。
(3)、永久停药:若肝功异常持续或反复出现,或在再次用药后复发,或出现肝功能失代偿事件,需永久停用奥德昔巴特。
(1)、定期监测: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血液中维生素A、D、E水平和INR值。
(2)、积极补充:一旦发现缺乏,应立即开始补充相应的脂溶性维生素。
(3)、评估疗效:即使充分补充后,若维生素缺乏仍持续或加重,需重新评估继续使用奥德昔巴特的利弊,考虑永久停药。若发生出血,应暂停用药并优化维生素K的补充。
包括但不限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脑病。
IBAT抑制剂(包括奥德昔巴特)在此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且可能加重病情,风险极高。
基于动物生殖研究,奥德昔巴特在胎儿器官形成期暴露,可能导致胎儿心脏、大血管和其他血管部位畸形。
有怀孕可能性的女性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若在用药期间怀孕,应立即停药并联系医生。
对奥德昔巴特或其制剂中任何辅料有过敏史的患者。
参考资料: 日本药监局说明书更新于2025年9月,说明书网址:https://www.info.pmda.go.jp/go/pack/39190A1D1028_1_01/?view=frame&style=XML&lang=ja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