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西维美林(Saligren)是一种具有拟副交感神经和毒蕈碱作用的激动剂,核心适应症聚焦于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美国上市以来,西维美林获得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目前,在中国台湾、日本、意大利、英国、新加坡、法国等地成功上市,为更多干燥综合征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

西维美林(Saligren)是一种口腔干燥症状改善药,属于胆碱能激动剂。其活性成分盐酸西维美林通过选择性激动唾液腺中的M3型毒蕈碱受体,激活细胞内肌醇磷脂代谢通路,促进唾液分泌。
通用名称:盐酸西维美林、Saligren
商品名称:サリグレンカプセル
唾液腺M3型毒蕈碱受体。
干燥综合征患者所出现的口腔干燥症状。
成人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0mg*100粒/盒。
为黄色帽、白色体的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
活性成分:盐酸西维美林水合物。
辅料:乳糖水合物、明胶、二氧化钛、黄色氧化铁、十二烷基硫酸钠、巴西棕榈蜡。
口服,每日3次,每次30mg,餐后服用。
需根据疗效调整,长期使用需定期评估。
避免空腹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服药后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或嗜睡,避免夜间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具体您可以阅读西维美林完整用法用量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西维美林(Saligren)的用法用量。
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震颤。
其他:多汗、心悸、唾液腺肿痛。
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恶化、呼吸困难。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高血压。
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贫血。
实验室异常:ALT/AST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低钾血症。
具体您可以阅读西维美林完整副作用信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推荐文章:西维美林(Saligren)的副作用。
严重缺血性心脏病(如心梗、心绞痛)、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消化道或膀胱颈梗阻、癫痫、帕金森病、虹膜炎患者。
间质性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患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服药期间监测唾液分泌量及不良反应,无效时避免长期使用。
PTP包装需取出胶囊后服用,防止误吞铝箔导致食管损伤。
【孕妇】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女性,仅在临床判断治疗获益明确大于潜在风险时方可使用西维美林。动物实验(大鼠)结果显示,西维美林可导致仔鼠出生体重降低,需充分告知患者相关风险。
【哺乳期女性】使用西维美林前,需综合评估西维美林的治疗获益与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若继续用药,建议暂停哺乳;若选择继续哺乳,需密切监测婴儿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如腹泻、过度兴奋等)。动物实验(大鼠)证实西维美林可经乳汁分泌。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说明书中尚未明确。
【儿童使用】尚未针对儿童开展系统性临床研究,缺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说明书中尚未明确儿童用药方案。
【老年人使用】老年人需谨慎使用西维美林。因老年人常伴随肝、肾功能生理性减退,可能导致西维美林血药浓度持续升高,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
【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西维美林时,可能因药物排泄能力下降导致血药浓度持续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临床需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评估用药风险,必要时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反应。
【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西维美林时,可能因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导致血药浓度持续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临床需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如Child-Pugh分级)评估用药风险,必要时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及不良反应。
严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西维美林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硬化伴随的狭窄部位出现冠状动脉收缩增强,进而加重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状态或导致病情恶化。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西维美林具有支气管收缩作用,且可能促进支气管粘液分泌亢进,易导致患者原有呼吸道症状恶化。
消化道及膀胱颈部梗阻患者:西维美林可能引起消化道或膀胱肌肉收缩、紧张,加重梗阻症状。
癫痫患者:西维美林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帕金森病患者:西维美林可能导致帕金森病的症状恶化。
虹膜炎患者:西维美林可能加重缩瞳症状,导致虹膜炎病情恶化。
胆碱能药物(如乙酰胆碱、新斯的明):可能加重唾液分泌过度或胆碱能副作用(如心动过缓)。
CYP2D6/CYP3A4抑制剂(如奎尼丁、伊曲康唑):升高血药浓度,增加毒性风险。
CYP450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利福平):降低血药浓度,影响疗效。
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吩噻嗪类):可能抵消本品疗效。
过量可能导致胆碱能危象(如严重流涎、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
立即停药,对症支持治疗(如阿托品拮抗)。
吸收:健康成人单次口服30mg后,1.5小时达峰浓度(Cmax70.9ng/mL),半衰期约4小时。
食物延迟达峰时间(空腹1.2小时vs餐后2.5小时),但不影响吸收总量。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约17.4-19.5%,无浓度依赖性。
代谢:经CYP2D6和CYP3A4代谢为反式/顺式硫氧化物。
排泄:24小时内18.2%以原形经尿排出。
常规储存:需在室温环境下保存。
开封后储存:铝箔包装开封后,需立即密封并避免潮湿环境,防止药物吸潮影响稳定性。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参考资料:日本药监局更新于2023年6月,说明书网址:https://www.info.pmda.go.jp/go/pack/2399012M1034_1_14/?view=frame&style=XML&lang=ja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