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药品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如遇新包装上市可能存在上新滞后,请以实物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阿来替尼作为一种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在ALK阳性NSCLC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研发公司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资源,为阿来替尼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阿来替尼在国内外市场的上市和进入医保目录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
阿来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靶向抑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RET的活性发挥作用。在非临床研究中,阿来替尼能够阻断ALK磷酸化及其下游信号蛋白(如STAT3和AKT)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通用名:阿来替尼、Alectinib
商品名:ALECENSA、安圣莎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RET原癌基因
辅助治疗:用于成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后的辅助治疗(肿瘤≥4 cm或淋巴结阳性),需经FDA批准的检测确认ALK阳性。
转移性治疗:用于成人ALK阳性转移性NSCLC的治疗,需经FDA批准的检测确认ALK阳性。
规格:150 mg/粒(硬胶囊)
性状:白色胶囊,帽部印有黑色“ALE”字样,体部印有黑色“150 mg”字样。
活性成分:阿来替尼盐酸盐。
600 mg口服,每日2次,随餐服用。
辅助治疗:持续2年或直至疾病复发/不可耐受毒性。
转移性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不可耐受毒性。
肝毒性:ALT/AST >5倍正常值上限(ULN)时暂停用药,恢复后减量至450 mg或300 mg每日2次。
肾功能不全:严重肾损伤(肌酐清除率<30 mL/min)时暂停用药,恢复后减量。
心动过缓:症状性心动过缓(心率<60 bpm)时暂停用药,评估合并用药后调整剂量。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20%)
肝毒性(41%)、便秘(39%)、疲劳(36%)、肌痛(31%)、水肿(29%)、皮疹(23%)、咳嗽(21%)。
严重不良反应
肝损伤(8%为≥3级)、间质性肺病(ILD)/肺炎(1.3%)、肾功能不全(1.7%为≥3级)、心动过缓(11%)、肌酸激酶(CPK)升高(6%为≥3级)、溶血性贫血(3.1%)。
肝毒性:治疗前3个月每2周监测肝功能,之后每月监测。
ILD/肺炎: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时立即停药。
肾功能:监测血清肌酐,严重肾损伤时暂停用药。
心动过缓: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避免联用其他致心动过缓药物。
光敏反应:治疗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避免日晒,使用SPF≥50的防晒霜。
胚胎-胎儿毒性:育龄期女性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至末次给药后5周。
妊娠:动物试验显示胚胎毒性,孕妇禁用。
哺乳: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周内停止哺乳。
儿童: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立。
老年人(≥65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需密切监测。
肝损伤:重度肝损伤(Child-Pugh C)患者剂量调整为450 mg每日2次。
尚不明确。
阿来替尼经CYP3A4代谢,但强效抑制剂(如泊沙康唑)或诱导剂(如利福平)对其暴露量无显著影响。
阿来替尼可能抑制P-gp和BCRP转运蛋白,需谨慎联用相关底物药物。
尚无过量经验。阿来替尼蛋白结合率>99%,血液透析可能无效。
吸收:高脂餐后生物利用度提高3.1倍,达峰时间4小时。
分布:表观分布容积4016 L(阿来替尼),脑脊液浓度与血浆游离浓度相当。
代谢:主要经CYP3A4代谢为活性产物M4。
消除:半衰期33小时(阿来替尼),84%经粪便原型排泄。
避光、防潮,原包装保存。
储存温度不超过30°C(86°F)。
美国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
参考资料:FDA说明书,FDA更新于2024年4月18日的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BasicSearch.process&ApplNo=208434
[ 免责声明 ] 以上内容整理于FDA、DRUGS、网络,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医伴旅立场,亦不代表医伴旅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页面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主治医师,本站只做信息展示,不销售药品。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