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 图片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参考。
使用芬戈莫德(fingolimod)需高度重视其潜在风险并严格遵循医疗指导。该药在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的同时,可能对心脏、免疫系统、肝脏和视觉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用药初期需监测心率和房室传导情况;有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史、充血性心力衰竭史、心脏骤停史、脑血管疾病、未控制高血压、症状性心动过缓史、反复晕厥史、严重未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难以耐受药物诱导的心动过缓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用药前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心脏评估。
用药前需获取近期CBC结果;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需待感染缓解后再启动治疗;治疗期间及停药后2个月需监测感染症状,若出现严重感染,需考虑暂停治疗,重新评估获益与风险后再决定是否重启;告知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疲劳、寒战、咳嗽等)需及时就医;用药前需检测VZV抗体,抗体阴性患者需接种疫苗并在1个月后再启动治疗。
儿科患者需尽量在用药前完成所有推荐免疫接种;联用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疗法(包括皮质类固醇)会增加免疫抑制风险,换药时需考虑既往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和机制,避免叠加免疫抑制;需警惕机会性感染及卡波西肉瘤、HPV感染,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出现疑似PML的体征或症状(如单侧肢体进行性无力、肢体笨拙、视力障碍、思维记忆定向力改变等)时,需立即暂停用药并进行相关诊断评估;MRI检查可能早于临床症状发现异常,建议定期监测MRI,可疑发现需进一步检查;确诊PML后需停药;停药后需监测是否出现IRIS,出现后需及时治疗相关炎症。
用药开始时需进行眼底(包括黄斑)基线评估,用药后3-4个月、治疗期间定期及视力变化时需再次评估;糖尿病或有葡萄膜炎病史的患者风险升高;若发生黄斑水肿,需权衡患者个体获益与风险,考虑停药(长期黄斑水肿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重启用药后黄斑水肿复发风险尚未明确。
用药前(6个月内)及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及总胆红素水平;停药后需继续监测至停药后2个月;患者出现可能提示肝损伤的症状(如新发或加重的疲劳、厌食、右上腹不适、尿色加深、黄疸)时,需及时检测肝酶和胆红素;若ALT>3倍参考值且总胆红素>2倍参考值,需暂停用药,无法确定其他病因则不建议重启;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需密切监测,因药物暴露量增加可能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升高。
疑似PRES时需立即停药;PRES症状可能进展为缺血性卒中或脑出血,需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永久性神经后遗症。
有临床指征时需评估呼吸功能(如肺功能检查);用药后可能出现FEV1和DLCO降低,需关注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尤其是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
告知孕妇及有生殖潜力的女性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有生殖潜力的女性治疗期间及停药后2个月需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计划怀孕的女性需在停药2个月后再备孕;停药后可能出现残疾严重加重,需权衡怀孕与停药风险。
停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残疾严重加重,出现后需及时启动适当治疗;多数病例在停药后12周内发生,最迟可在24周出现,部分患者无法恢复至停药前功能状态。
治疗期间或停药后出现严重多发性硬化症复发时,需考虑肿块性多发性硬化症的可能,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启动适当治疗;多数病例在用药后前9个月内发生,停药后4个月内也可能出现。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成人和儿科患者的血压;血压升高多在用药1个月后出现,且持续存在。
用药前或用药后不久需进行皮肤检查,治疗期间定期复查;需警惕可疑皮肤病变(如痣的外观改变、新发深色区域、不愈合的溃疡、皮肤肿块等),及时评估;建议患者限制日晒和紫外线暴露(穿防护服、使用高防晒系数防晒霜),不建议联用UV-B辐射光疗或PUVA光化学疗法;需警惕淋巴瘤的发生,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停药后芬戈莫德在体内保留长达2个月,仍有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等药效,此期间启动其他药物需考虑联用风险(如叠加免疫抑制);淋巴细胞计数通常在停药后1-2个月恢复正常。
对芬戈莫德或其辅料过敏者禁用;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时需及时停药并就医。
参考资料: FDA说明书更新于2025年8月22日,说明书网址: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af/index.cfm?event=overview.process&ApplNo=022527

[ 免责声明 ] 本页面内容来自公开渠道(如FDA官网、Drugs官网、原研药厂官网等),仅供持有医疗专业资质的人员用于医学药学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或药品推荐。所涉药品可能未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不适用于中国境内销售和使用。如需治疗,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本站不提供药品销售或代购服务。
